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6-29 16:40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1.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動機激起水平與作業(yè)難度密切相關:任務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較高;任務難度中等,最佳動機激起水平也適中;任務越困難,最佳激起水平越低。這便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作業(yè)難度與動機水平成正比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
2.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目的游離課程評價模式。針對目標評價模式的弊病,美國學者斯克里文提出了目的游離評價模式。認為評價應當注重的是課程的實際效果而不是預期效果,主張把評價的重點從“課程計劃預期的結果”轉向“課程計劃實際的結果”上來。故本題選A。
3.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操作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作用是通過對人或有機體的自發(fā)性行為進行獎勵或懲罰而發(fā)生的學習。經典條件反射是指一個刺激和另一個帶有獎賞或懲罰的無條件刺激多次聯(lián)結,可使個體學會在單獨呈現(xiàn)該一刺激時,也能引發(fā)類似無條件反應的條件反應。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的最大的區(qū)別是前者是先刺激后反應,后者是先反應后刺激。題干中專心聽講被表揚后增加了專心聽講的行為屬于操作性條件作用。故本題選B。
4.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認同。認同是品德和態(tài)度形成過程的第二個階段,是指在思想、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tài)度和行為與他人相接近。與依從相比,認同更深一個層次,它不受外界壓力控制,行為具有一定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穩(wěn)定性。故本題選A。
5.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班級建設。班級建設的設計是指班主任根據學校的整體辦學思想,在主客觀條件許可的范圍內所提出的相對理想的班級模式,包括班級建設的目標、實現(xiàn)目標的途徑、具體方法和工作程序。其中,又以班級建設目標的制定為最重要。故本題選D。
6.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場依存型認知風格。場依存型的學生對客觀事物的判斷常以外部線索為依據,其態(tài)度和自我認知易受周圍環(huán)境或背景的影響,往往不易獨立地對事物做出判斷,偏愛結構嚴謹的教學,易受暗示,學生欠主動,由外在動機支配。故本題選C。
7.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論。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出現(xiàn)的標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兒童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維可以逆轉,能夠進行邏輯推理。題中兒童獲得了重量、體積面積守恒概念,可進行簡單抽象思維屬于具體運算階段的思維特點。故本題選A。
8.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調節(jié)策略。調節(jié)策略是元認知策略的一種,指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對認知活動監(jiān)視的結果,找出認知偏差,及時調整策略或修正目標。小明做作業(yè)時遇到難題放一邊,先把容易的題做完,再做難題,這屬于學習調節(jié)策略。故本題選C。
9.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lián)系從而獲得新經驗的過程由于行為主義強調刺激—反應的聯(lián)結,因此又稱為聯(lián)結學習理論。故本題選B。
10.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注意的轉移。注意的轉移是根據新的任務,主動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由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的現(xiàn)象。小明沒有從游戲轉移到聽課的任務上。故本題選C。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張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