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5-29 13:50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判斷題(正確的題目標“√”,錯誤的題目標“×”)
1.奧蘇泊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是建立在“認知結構同化論”基礎上的。 ( )
2.人本主義心理學主張以任何人為研究對象強調人的價值、本性和尊嚴。 ( )
3.眼睛的適宜刺激是光波。 ( )
4.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是指學校課程體系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課程內容能夠保持一種恰當、合理的比重。 ( )
5.實施綜合課程要注意的問題是:知識的瑣碎化問題、教師的知識和經(jīng)驗問題、管理的問題。 ( )
6.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是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 ( )
7.班主任是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是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 ( )
8.如果將期末考試結果的解釋視為總結性評價,那么對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測驗的解釋就是考查性評價。 ( )
9.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轉變的基本精神是自主、合作、探究。 ( )
10.教師對學生的缺點予以包容,體現(xiàn)在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中,就是愛崗敬業(yè)。 ( )
【參考答案】
1.√
【解析】教本題考查的是奧蘇貝爾的學習理論。奧蘇泊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是建立在“認知結構同化論”基礎上的。故本題正確。
2.×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觀點。人本主義心理學主張以正常人為研究對象。故本題錯誤。
3.√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視覺。眼睛的適宜刺激是光波。故本題正確。
4.√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課程結構的特點。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是依據(jù)全面發(fā)展的理論和素質教育的思想而提出的,即我國要培養(yǎng)的是德智體全面、和諧、均衡發(fā)展的“完整”的人。課程的均衡是相對的,而不能搞絕對的平均。故本題正確。
5.√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綜合課程。實施綜合課程要注意的問題是:知識的瑣碎化問題、教師的知識和經(jīng)驗問題、管理的問題。故本題正確。
6.√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信息技術教育的任務。我國基礎教育中的信息技術教育面臨任務是:第一,加強中小學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第二,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第三,加強信息教育與其他課程的整合。故本題正確。
7.√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班主任的角色。班主任是中小學的人生導師,是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故本題正確。
8.×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評價。如果將期末考試結果的解釋視為總結性評價,那么對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測驗的解釋就是過程性評價。故本題錯誤。
9.×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新課改的相關內容。現(xiàn)代學習方式主要有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轉變的基本精神是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故本題錯誤。
10.×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教師。根據(jù)《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2008年修訂)》規(guī)定,愛崗敬業(yè):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yè),志存高遠,勤懇敬業(yè),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zhèn)湔n上課,認真批改作業(yè),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關愛學生的體現(xiàn)是: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教師對學生的缺點予以包容,體現(xiàn)在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中,就是關愛學生。故本題錯誤。
文章來源于教師招聘網(wǎng)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篇: 2020中小學教師招聘筆試教綜模擬題及答案解析69
下一篇: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