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5-26 14:49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1.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過程理論??鬃犹岢?ldquo;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即強調學思結合。孔子也是最早提出啟發(fā)式教學思想的教育家。故本題選A。
2.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教育目的功能。導向功能:教育目的為教育對象指明了發(fā)展方向,預定了發(fā)展結果,也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奮斗目標;選擇功能:就為教育內容的選擇確定了基本范圍,保證了教育能夠科學地對人類豐富的文化做出價值的取舍;評價功能:教育目的既為教育活動指明了方向,又為檢查和評價教育活動的質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標準;控制功能:對具體教育內容的安排、教育手段的選擇等有支配、協(xié)調的作用;教育目的對國家的教育規(guī)劃以及教育結構的確立與調整具有指導、協(xié)調的作用。根據(jù)題意,教育目的決定了教育內容,因此體現(xiàn)的是選擇功能。故本題選B。
3.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知識類型的理解。根據(jù)知識的表征形式,知識可以分成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陳述性知識指的“是什么”,“為什么”;程序性知識指的是怎么做。因此,ABC選項體現(xiàn)的是陳述性知識,D選項體現(xiàn)的是程序性知識。故本題選D。
4.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盧梭的教育思想。盧梭提出了自然主義的教育理論,認為自然主義教育的核心是歸于自然。他提出的消極教育即教育要遵循兒童本性,防范外界不良影響。故本題選D。
5.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策略的分類。學習策略分成:復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題干中利用諧音進行記憶,屬于精加工策略中的記憶術。故本題選B。
6.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思維過程。反證:利用相反的例子進行論證;歸納,即人腦中把不同事物中的相同本質特征總結出來;比較,指在人腦中把各種事物或現(xiàn)象加以對比,來確定他們之間的異同點和關系;分析:指在頭腦中把事物或對象分解成各個部分或各個屬性。教師通過比較讓學生深入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特點,其中運用的邏輯思維方式是比較。故本題選C。
7.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意見》的內容。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就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提出意見。其中,在戰(zhàn)略意義中明確指出:“教師承擔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時代重任,是教育發(fā)展的第一資源,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故本題選A。
8.C
【解析】加涅按學習結果將學習分為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態(tài)度、動作技能五類。
其中,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用以支配自己的注意、學習、記憶和思維的有內在組織的才能,這種才能使得學習過程的執(zhí)行控制成為可能。題干中體現(xiàn)的用“該方法記憶其他單詞”,體現(xiàn)的就是自身認知行為的調控,因此體現(xiàn)的是認知策略。故本題選C。
9.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策略分類。學習策略分成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及資源管理策略。元認知策略包括計劃策略、監(jiān)控策略和調節(jié)策略。題干中的“組織策略”不屬于元認知策略。故本題選A。
10.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合作學習的理解。合作學習是相對于個體學習而言的,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的方式,小組學習的展開往往是在自學基礎上進行的小組合作學習和小組內討論。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與合作學習是兩種不同的教學策略。故本題選A。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張欣
下一篇: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