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4-01 14:14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1.A
【解析】杜威對文化傳遞的重要性認識深刻,提出了題干中這句觀點,體現(xiàn)出教學過程是教師指導、學生接受和學生自身探索的過程,即強調了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BCD觀點在題干中沒有重點體現(xiàn)。故本題選A。
2.D
【解析】文化的傳播,一般指某一社會共同體的文化向另一社會文化共同體的傳播過程。如互派留學生、學術交流等都屬于教育對文化的傳播和交流。題干中,海外學生到中國學習文化,符合教育對文化的傳播功能。故本題選D。
3.C
【解析】素質教育的內涵中提出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素質教育強調培養(yǎng)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學校教育要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xié)調發(fā)展,促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題干中提出當代教育需要重視人的生理心理更各方面的素質培養(yǎng),符合素質教育理念的內涵。B選項重新審視教育內容的說法是對過往教育內容的推翻和否定,太過絕對。不符題意,所以排除B選項。故本題選C。
4.B
【解析】意志是有目的有意識的支配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從而實現(xiàn)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朔炔亢屯獠康睦щy是意志行動最重要的特征。題干中的學生怕苦怕累,不能克服困難,體現(xiàn)出意志力的缺乏。故本題選B。
5.A
【解析】教學在學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學校要卓有成效地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造就合格人才,就必須以教學為主,并圍繞教學這個中心安排其他工作,建立學校的正常秩序。因此,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故本題選A。
6.A
【解析】皮亞杰認為:兒童大約在9—12個月獲得“客體永久性”(物體恒存)概念??腕w永久性指的是知道某人或某物雖然現(xiàn)在看不見但仍然是存在的??腕w永久性是更高層次認知活動的基礎,表示兒童開始在頭腦中用符號來表征事物,但是這時的兒童還不能用語言和抽象符號為事物命名。客體永久性是感知運動階段的兒童的特征。題干中的兒童看不見玩具但知道玩具并未消失,說明其具有客體永久性,可見兒童進入了感知運動階段,故本題選A。
7.C
【解析】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是指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導,說服教育,啟發(fā)自覺,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并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青少年學生缺乏一定的行為自控能力,這就決定了在正面引導的同時,必須加以必要的紀律約束。面對題干中的這個學生,教師應該正面教育同時引導其遵守課堂紀律,ABD選項的做法不符合,故本題選C。
8.A
【解析】《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中的為人師表要求: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guī)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xié)作,尊重同事、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題干中C選項做法不符合師德規(guī)范的該要求,BD選項做法是對校長的不尊重,也不符合該要求。故本題選A。
9.C
【解析】討論法是全班或小組成員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某一中心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從而進行相互學習的一種方法。談話法,也叫問答法,是教師和學生相互交談,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通過獨立思考去獲得新知識的教學方法。結合概念,ABD說法正確。討論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所以在高年級運用的比較多。C選項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10.D
【解析】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觀:教學是課程創(chuàng)生和開發(fā)的過程;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學過程重于教學結果;教學更關注人而不只是科學。綜上,ABC選項說法符合現(xiàn)代教學觀,新課改強調教學更重視人而不只是科學,因此,D選項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
文章來源:教師招聘網(wǎng)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張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