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3-19 15:32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量杯實驗是( )影響遷移的一個典型例證。
A.功能固著 B.定式
C.心向 D.定勢
2.教學中,對蜜蜂、蜻蜓等具體概念的理解影響著對昆蟲概念的掌握,這是一種( )。
A.下位遷移 B.上位遷移
C.自下而上的遷移 D.自上而下的遷移
3.形式訓練說研究認為,心理官能得到訓練后發(fā)展的結果是( )。
A.重組 B.同化
C.遷移 D.內化
4.關系轉換理論強調的是( )的作用,認為學習者必須發(fā)現(xiàn)兩個事件之間的關系,遷移才能產生。
A.個體 B.整體
C.主體 D.參與者
5.符號學習又叫( )。
A.詞匯學習 B.表征學習
C.類屬學習 D.并列學習
6.以下描述不屬于體諒模式理論特征的是( )。
A.堅持性善論 B.堅持性惡論
C.人的潛能自由發(fā)展 D.倡導民主德育觀
7.主張教師要采取中性立場的德育模式是( )。
A.認知模式 B.體諒模式
C.社會模式 D.行為模式
8.教育法律關系是以( )為核心而形成的關系。
A.法律規(guī)范 B.國家強制力
C.教育構成要素 D.權利與義務
9.小紅為了祖國的崛起而奮力讀書,她的學習動機不包括( )。
A.內在動機 B.外在學習動機
C.高級動機 D.間接動機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學校應把( )放在首位。
A.智育 B.德育
C.體育 D.培養(yǎng)學生能力
參考答案
1.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思維定勢。定勢(即心向)是指重復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tài)。定勢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復經驗,它發(fā)生于連續(xù)的活動中,前面的活動經驗為后面的活動形成一種準備狀態(tài)。陸欽斯的量杯實驗是定勢影響遷移的一個典型實驗。故本題選D。
2.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遷移的分類。自下而上的遷移,即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影響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的學習。蜜蜂、蜻蜓等具體概念是較低層次的概念學習,昆蟲是較高層次概念的學習,對蜜蜂、蜻蜓等具體概念影響昆蟲概念的掌握屬于自下而上的遷移。這也可以稱為上位學習,但不存在上位遷移這個說法。故本題選C。
3.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遷移的理論。官能心理學認為,人的心智是由許多不同的官能組成的,不同的官能相互配合構成了各種各樣的心理活動。所謂官能,即注意、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遷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訓練而發(fā)展的結果。對官能的訓練就如同對肌肉的訓練一樣,通過多種不同形式的訓練增強它們的能力,并自動地遷移到其他活動中去。故本題選C。
4.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遷移的理論??晾沼?ldquo;小雞啄米”實驗證明了關系轉換的學習遷移理論。根據這一遷移現(xiàn)象,關系轉換理論強調個體的作用,認為學習的主體對事物之間的關系認識得越清楚,并能加以概括化,就越容易產生遷移,遷移的作用也就越大。故本題選A。
5.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知識學習的類型。符號學習又稱表征學習,是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符號學習的心理機制是符號和它們所代表的事物或觀念在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建立相應的等值關系。如新生兒學會“狗”這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故本題選B。
6.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育模式。體諒模式為英國學校德育學家彼得·麥克費爾和他的同事所創(chuàng)。該理論的特征:(1)堅持性善論;(2)堅持人具有一種天賦的自我實現(xiàn)趨向;(3)把培養(yǎng)健全人格作為德育目標;(4)大力倡導民主的德育觀。故本題選B。
7.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育模式。體諒模式主張多關心、少評價的德育思想。該模式主張教師要采取中性立場,虛心接納兒童的思想情感,以促進者或引導者身份出現(xiàn),倡導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故本題選B。
8.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法律關系的概念。教育法律關系是由教育法律規(guī)范所確認和調整的人們在從事有關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形成的權利與義務關系。故本題選D。
9.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動機的分類。內部動機是指人們對學習本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即學習動機不需要外部的誘因來使行為指向目標,動機的滿足在活動之內,不在活動之外。小紅為祖國讀書,不是由于學習興趣引起的,而是來自學習結果外部因素,因而不屬于內在動機。高尚學習動機的核心是利他主義,學生把當前的學習同國家和社會的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小紅的學習是為了將來祖國的發(fā)展,屬于高尚的學習動機。間接動機與學習活動的社會意義相聯(lián)系,是社會要求在學習上的反映結果,小紅為祖國讀書體現(xiàn)了社會要求在學習上的反映。故本題選A。
10.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六條:“學校應當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學之中,開展與學生年齡相適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故本題選B。
文章來源:教師招聘網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張欣
下一篇: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