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24 13:09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南京師范大學對中小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學生喜歡教師所教的學科,那是學生興趣所在的學科,而這位教師的一舉一動對他有一種“磁性”,甚至連這位教師說話的腔調、走路的姿勢,他都會不自覺地去模仿。由此可見( )。
A.成才的關鍵在于能否與老師搞好關系
B.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和促進身心的健康成長
C.師生關系是學生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人際關系
D.只有無條件地服從老師,才能得到教師的青睞
2.小高老師教學責任心強,但教學不講求方式,對學生的意愿不注意聽取。學生只能唯命是從,不能發(fā)揮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由此推測小高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傾向與( )師生關系。
A.放任型 B.專制型
C.民主型 D.友好型
3.關于師生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師生關系在教育內容上是授受關系
B.師生關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關系
C.師生關系在社會道德上是教師示范與學生學習的關系
D.師生關系具有相互影響和建構的互動性
4.甲同學說:“我要好好學習讓爸爸媽媽表揚我。”乙同學說:“我要好好學習讓同學們都尊重我。”丙同學說:“數(shù)學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我喜歡學習數(shù)學。”丁說:“我要好好學習,讓同桌喜歡我。”這四位同學中,( )的學習動機最穩(wěn)定。
A.甲同學 B.乙同學
C.丙同學 D.丁同學
5.建立和發(fā)展良好師生關系的關鍵在于( )。
A.教師 B.學生
C.學校 D.社會
6.一個人的思維能根據(jù)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體現(xiàn)了其思維的( )。
A.深刻性 B.批判性
C.靈活性 D.敏捷性
7.不但考慮問題本質,而且考慮和問題有關的其他條件,這是思維的( )。
A.批判性 B.廣闊性
C.深刻性 D.靈活性
8.善于鉆研問題,不被表面現(xiàn)象迷惑,這是思維的( )。
A.廣闊性 B.深刻性
C.批判性 D.敏捷性
9.下列屬于“筆”這一概念的內涵是( )。
A.鋼筆 B.毛筆
C.書寫工具 D.圓珠筆
10.個人面對問題情景時,能獨具慧眼,想出不同尋常的高見,具有新奇性,這反映了創(chuàng)造性的什么特征( )。
A.變通性 B.流暢性
C.獨創(chuàng)性 D.先進性
【參考答案】
1.B
【解析】選項是師生關系的功能體現(xiàn)。師生關系具有三個功能:①教育功能,② 激勵功能,③社會功能。故本題選B。
2.B
【解析】題目描述的是專制型的含義。故本題選B。
3.C
【解析】師生關系在社會道德上是相互促進的關系。故本題選C。
4.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認知內驅力。根據(jù)學校情境中的學業(yè)成就動機,奧蘇貝爾等人將動機分為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三個方面。認知內驅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識以及解決問題滿足這種動機的獎勵是學習本身提供的。認知內驅力屬于內部動機,是最重要而穩(wěn)定的動機。自我提高內驅力是指個體由自己的學業(yè)成就而獲得相應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屬于外部動機。附屬內驅力是指個體為了獲得長者們(家長、教師等)的贊許或認可而表現(xiàn)出把學習做好的一種需要。附屬內驅力是一種間接的學習需要,屬于外部動機。通過題干表述可知,丙同學的動機屬于內部動機,其他幾位同學動機是外部動機,所以丙同學的學習動機最穩(wěn)定。故本題選C。
5.A
【解析】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有教師、學生、環(huán)境三個方面,其中,教師方面包括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教師領導方式、教師的智慧、教師的人格因素等,是建立和發(fā)展良好師生關系的關鍵。故本題選A。
6.C
【解析】能根據(jù)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說明思維很靈活。故本題選C。
7.B
【解析】思考問題不但考慮本質,而且還可以考慮與之相關的內容,說明想的方面比較多,思維具有廣闊性。故本題選B。
8.B
【解析】善于鉆研問題,不被表面現(xiàn)象迷惑,能夠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這是思維的深刻性。故本題選B。
9.C
【解析】概念的內涵是指該類事物的本質特征。故本題選C。
10.C
【解析】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發(fā)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統(tǒng)一,以發(fā)散思維為核心。它的特點包括流暢性、靈活性(變通性)和獨創(chuàng)性。獨創(chuàng)性是指產(chǎn)生不尋常的反應和不落常規(guī)的能力,以及重新定義或按新的方式對所見所聞加以組織的能力。故本題選C。
文章來源于教師招聘網(wǎng)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大白
下一篇: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