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07 14:28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小強同學因家庭困難而自卑膽怯,孫老師說:“出生不能選擇、而發(fā)展是可以選擇的,只要你好好學習,認真做人,一定會有大的出息。”這種鼓勵和推測屬于( )
A.診斷 B.判斷
C.預期 D.期望
2.張老師在教會學生寫“本”“水”“日”后,順便讓他們學習了“森”“淼”“品”等字,張老師很好的運用了學習遷移當中的( )
A.具體遷移 B.一般遷移
C.水平遷移 D.垂直遷移
3.“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所說的是( )。
A.創(chuàng)造性 B.學習遷移
C.發(fā)現(xiàn)教學法 D.學會學習
4.皮亞杰所劃分的認知發(fā)展階段中,11-15歲屬于( )。
A.感知運算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5.新課程的課程價值觀是( )。
A.學生發(fā)展為本 B.科學與人文交融
C.回歸生活世界 D.民主化
6.歷史上流傳的“狼孩”的故事說明,遺傳素質在人的身心發(fā)展中( )。
A.起決定作用 B.不起決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決定人的發(fā)展方向
7.皮亞杰認為,人的認知結構是一種內在的心理結構,涉及( )四個概念。
A.印刻、同化、守恒和反饋 B.圖示、同化、順應和平衡
C.圖示、同化、順應和反饋 D.印刻、同化、守恒和平衡
8.小李在跳高比賽中得了冠軍,他說,這個冠軍的獲得完全得益于體育場內觀眾的鼓勁。小李的說法屬于( )
A.可控性歸因、穩(wěn)定性歸因 B.可控性歸因、不穩(wěn)定性歸因
C.不可控性歸因、不穩(wěn)定性歸因 D.不可控性歸因、穩(wěn)定性歸因
9.古代教育家荀子曾經說過:“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還說“聞之則不見,雖博必謬”,這體現(xiàn)了教學的( )。
A.因材施教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量力性原則 D.啟發(fā)性原則
10.一般來說,進入初中階段,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比較劇烈,因此教育者應該( )
A.因材施教 B.循序漸進
C.有針對性 D.抓住關鍵期
【參考答案】
1.D
【解析】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提出,人們基于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即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會促使該學生朝著這個期望的目標發(fā)展,題干中的老師既是對學生自信心的鼓勵也是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期望。故本題選D。
2.A
【解析】具體遷移也成特殊遷移,指學習遷移發(fā)生時,學習者原有的經驗組成要素及其結構沒有發(fā)生變化,只是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經驗要素重新組合并移用到另一種學習中去,例如學習了“石”,再學習“磊”。故本題選A。
3.B
【解析】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遷移是學習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廣泛存在于各種知識、技能、行為規(guī)范與態(tài)度的學習中,平時所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等即是典型的遷移形式,都是指先前學習對以后學習的促進,通過遷移,各種經驗得以溝通,經驗結構得以整合。故本題選B。
4.D
【解析】皮亞杰將從嬰兒到青春期的認知發(fā)展分為感知運動、前運算、具體運算和形式運算等四個階段。具體來說:0—2歲為感知運動階段;2—7歲為前運算階段;7—11歲為具體運算階段;11—15歲為形式運算階段。故本題選D。
5.A
【解析】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這意味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必須走出目標單一、過程僵化、方式機械的“培養(yǎng)模式”,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展,培養(yǎng)出豐富多彩的人格。這是我國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根本要求。故本題選A。
6.B
【解析】狼孩的故事告訴我們遺傳不起決定作用,它起著生理前提、物質基礎的作用。故本題選B。
7.B
【解析】皮亞杰認為人的認知結構涉及圖示、同化、順應和平衡四個概念。故本題選B。
8.C
【解析】韋納成敗歸因理論告訴我們:外界環(huán)境屬于不可控、外在、不穩(wěn)定因素。故本題選C。
9.B
【解析】題干中荀子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聽到的不如見到的,它強調直接感知。直接感知體現(xiàn)的是直觀性的教學原則。故本題選B。
10.C
【解析】人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性是指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xiàn)出身心發(fā)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fā)展任務。因此,教育要適應年輕一代身心發(fā)展的年齡特征和主要矛盾。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具體任務,采取不同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從題干中的關鍵詞“進入初中階段”,可以判斷此題表明的是身心發(fā)展階段性的特征,因此教育者應該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故本題選C。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大白
下一篇: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