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07 08:2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1.依照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有三:效果律、練習律和( )。
A.準備律 B.刺激律 C.失敗—成功律 D.成功—成功律
2.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突襲(比如,應該學習新知識,卻進行考試),這不利于學生學習,其做法依據的是學習的( )。
A.準備律 B.練習律 C.效果律 D.條件反射
3.在有意義的學習中,在呈現正式的學習材料之前,先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介紹的一些引導性的材料是( )。
A.概念 B.認知結構 C.學習定勢 D.先行組織者
4.信息加工學習理論的創(chuàng)始者是( )。
A.斯金納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5.布魯納認為學習的環(huán)節(jié)有三個,不包括( )。
A.獲得 B.保持 C.轉化 D.評價
6.司機見到紅燈就會停車,見到“減速慢行”的標志,就會慢行。這屬于( )。
A.操作性行為 B.無條件反射 C.第一信號系統(tǒng) D.第二信號系統(tǒng)
7.奧蘇貝爾認為,影響接受學習的關鍵因素是認知結構中適當起固定作用的觀念的可利用。為此,他提出( )教學策略。
A.先行組織者 B.驗證假說 C.意義學習 D.程序教學
8.奧蘇貝爾認為,學生學習的實質是( )。
A.有意義接受學習 B.有意義發(fā)現學習 C.發(fā)現學習 D.探索學習
9.按照學生認識活動的方式,存在接受式學習和( )學習。
A.啟發(fā)式 B.理解式 C.探究式 D.自主式
10.布魯納是( )學習觀的代表人物。
A.行為主義 B.完形主義 C.建構主義 D.結構主義
【參考答案】
1.A【解析】桑代克根據“餓貓開迷箱“的實驗提出了三條主要的聯結學習規(guī)律: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故本題選A。
2.A【解析】桑代克的“試誤說”中的準備率告訴我們,任何學習都應該在學生有準備的狀態(tài)下進行,不能經常搞“突然襲擊”。故本題選A。
3.D【解析】奧蘇貝爾同時提出“先行組織者”概念,即先于某個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引導性學習材料。先行組織者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高于學習任務,并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及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它可以在學習者已有知識與需要學習的新內容之間架設一道橋梁,使學生能更有效地同化、理解新學習的內容。故本題選D。
4.C【解析】加涅是信息加工學習理論的創(chuàng)始者。故本題選C。
5.B【解析】布魯納認為學習的環(huán)節(jié)有三個,包括獲得、轉化、評價。故本題選B。
6.D【解析】由抽象的語言文字引起的條件反射叫做第二信號系統(tǒng),是人類所特有的,是人類和動物的條件反射活動的根本區(qū)別。題干中“減速慢行”的標志是一個語言文字符號,所以此處引起的是條件反射中的第二信號系統(tǒng)。故本題選D。
7.A【解析】奧蘇貝爾提出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即先于某個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引導性學習材料。先行組織者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高于學習任務,并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及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它可以在學習者已有知識與需要學習的新內容之間架設一道橋梁,使學生能更有效地同化、理解新學習的內容。故本題選A。
8.A【解析】奧蘇貝爾認為,學生學習的實質是有意義接受學習。故本題選A。
9.C【解析】按照學生認識活動的方式,存在接受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故本題選C。
10.D【解析】布魯納是結構主義學習觀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學習的實質在于主動形成認知結構。故本題選D。
文章來源于教師招聘網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下一篇: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