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06 09:13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1.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形式運算階段是在( )。
A.0-2歲 B.2-7歲 C.7-11歲 D.11-15歲
2.按照埃里克森人格發(fā)展理論,培養(yǎng)兒童信任發(fā)展的最佳年齡階段是( )歲。
A.0-1.5 B.2-3 C.6-12 D.12-18
3.兒童已經(jīng)具有了明顯的符號性和邏輯性,能進行簡單的邏輯推演,克服了思維的自我中心性,思維活動仍根據(jù)具體的實物及日常經(jīng)驗,缺乏抽象性,這在皮亞杰兒童智力發(fā)展階段中屬于(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4.初中生在解決問題時已出現(xiàn)抽象思維,這種現(xiàn)象在皮亞杰的思維發(fā)展階段理論中屬于那一階段( )。
A.感知—動作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5.按皮亞杰的觀點,兒童在( )完成“守恒”任務。
A.感知運動階段 B.形式運算階段 C.前運算階段 D.具體運算階段
6.一位小學的學生在學習重量單位概念的時候始終不能理解一斤鐵和一斤棉花大小不同重量一樣的概念。說明( )。
A.該學生沒有能夠獲得“斤”的概念 B.該學生理解能力欠佳
C.該學生沒有達到“守恒”的階段 D.該學生無法進行學習
7.小紅知道一個杯子里的水倒進碗里,水沒有變少。說明小紅處在皮亞杰認知發(fā)展階段的(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8.根據(jù)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兒童同時可以從兩個或兩個以上角度思考問題這一特征表明兒童認知水平處于(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9.把一個玩具從兒童的身邊拿走,他會去尋找,這說明兒童的認知發(fā)展至少應處于(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10.兒童在發(fā)展過程中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已經(jīng)達到的水平;另一種是兒童可能達到的發(fā)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距離稱為( )。
A.最近發(fā)展區(qū) B.潛能發(fā)掘區(qū) C.思維表現(xiàn)區(qū) D.教育最佳區(qū)
【參考答案】
1.D【解析】皮亞杰將個體的認知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歲-2歲)、前運算階段(2歲-7歲)、具體運算階段(7歲-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歲-成人)。故本題選D。
2.A【解析】埃里克森認為,人格的發(fā)展貫穿于個體的一生,整個發(fā)展過程可以劃分為八個階段。(1)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0-1.5歲);(2)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2-3歲);(3)主動感對內(nèi)疚感(4-5歲);(4)勤奮感對自卑感(6-11歲);(5)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6)親密感對孤獨感(成年早期);(7)繁殖感對停滯感(成年中期);(8)自我整合對絕望感(成年晚期)。故本題選A。
3.C【解析】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中的具體運算階段(7—11歲)的特征有:①這一階段出現(xiàn)的標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②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維可以逆轉(zhuǎn),能夠進行邏輯推理。③去自我中心,兒童逐漸學會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④思維開始逐漸去集中化(多維思維)。⑤出現(xiàn)了具體邏輯思維。具體邏輯思維是指兒童的思維運算必須有具體的事物支持,有些問題在具體事物幫助下可以順利獲得解決。故本題選C。
4.D【解析】形式運算階段(11-15歲)兒童思維的最大特點是已經(jīng)擺脫了具體可感知事物對思維的束縛,使形式從內(nèi)容中解脫出來。出現(xiàn)了抽象邏輯思維。兒童的思維超越了對具體可感知事物的依賴,發(fā)展水平已接近成人,能夠解決抽象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更具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故本題選D。
5.D【解析】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中,具體運算階段(7—11歲),這一階段出現(xiàn)的標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故本題選D。
6.C【解析】學生不能理解一斤鐵和一斤棉花大小不同重量一樣,說明他還沒有獲得守恒。故本題選C。
7.C【解析】小紅知道一個杯子里的水倒進碗里,水沒有變少,說明她獲得了守恒的概念,這時小紅處在皮亞杰認知發(fā)展階段的具體運算階段。故本題選C。
8.C【解析】在具體運算階段(7—11歲)的兒童,思維開始逐漸去集中化(多維思維),能夠?qū)W會處理部分與整體的關(guān)系,進行一些逆向或互換的邏輯推理。去集中化是具體運算階段兒童思維成熟的最大特征。故本題選C。
9.A【解析】題干中“把一個玩具從兒童的身邊拿走,他會去尋找”的描述,說明此時的兒童獲得了客體永久性(物體恒存性),那么此時他處于感知運動階段。故本題選A。
10.A【解析】維果茨基認為:兒童在發(fā)展過程中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已經(jīng)達到的水平;另一種是兒童可能達到的發(fā)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距離稱為最近發(fā)展區(qū)。故本題選A。
文章來源于教師招聘網(wǎng)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