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06 09:07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1.兒童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第三階段是( )。
A.社會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2.人們常常會很輕易地相信一種籠統(tǒng)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適合自己的特點屬于( )。
A.扇貝效應 B.巴納姆效應 C.南風效應 D.馬太效應
3.“唯小人與女子難養(yǎng)也”,這句話反映的是( )。
A.首因效應 B.暈輪效應 C.刻板效應 D.第一印象
4.“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體現(xiàn)的心理效應類型是( )。
A.近因效應 B.暈輪效應 C.投射效應 D.刻板印象
5.物理老師認為數(shù)學成績好的學生物理學的一定好,并在日常教學中更加關注和贊許這類學生,該教師的看法屬于( )。
A.刻板效應 B.認知失調(diào) C.扇貝效應 D.從眾心理
6.學生看到老師在觀察他,表現(xiàn)出特別努力的學習,屬于( )。
A.巴納姆效應 B.羅森塔爾效應 C.霍桑效應 D.蝴蝶效應
7.有些平時很勤勞的學生在大掃除時懶懶散散,不愛干活,這種現(xiàn)象是( )。
A.社會助長 B.社會惰化 C.侵犯行為 D.社會干擾
8.心理學家舒茨認為最基本的人際關系需要有三類,不包括( )。
A.包容需要 B.控制需要 C.尊重需要 D.感情需要
9.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在相互交往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關系或( )。
A.感情關系 B.友誼關系 C.心理關系 D.互助關系
10.與“口服心服”“口服心不服”兩種心理現(xiàn)象相對應的是( )。
A.真從眾、不從眾 B.真從眾、權宜從眾 C.權宜從眾、不從眾 D.權宜從眾、從眾
【參考答案】
1.B【解析】自我意識的發(fā)展過程分為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和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自我意識發(fā)展的最高階段。故本題選B。
2.B【解析】巴納姆效應認為人們常常會很輕易地相信一種籠統(tǒng)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適合自己的特點,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例如,人們?nèi)菀紫嘈判亲?、算命和生肖對自身特點的描述。故本題選B。
3.C【解析】對一群人的特征或動機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體的特征歸屬于團體的每一個人,認為他們每人都具有這種特征,而無視團體成員中的個體差異。這種現(xiàn)象稱為社會刻板效應。故本題選C。
4.C【解析】社會人際關系中的投射效應,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與人交往時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討人喜歡、不為人接受的觀念、性格、態(tài)度或欲望轉移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是如此,以掩蓋自己不受人歡迎的特征。故本題選C。
5.A【解析】對一群人的特征或動機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體的特征歸屬于團體的每一個人,認為他們每人都具有這種特征,而無視團體成員中的個體差異。這種現(xiàn)象稱為社會刻板效應。故本題選A。
6.C【解析】霍桑效應是指那些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別人觀察的個人具有改變自己行為的傾向。故本題選C。
7.B【解析】社會惰化是指當群體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時,群體中的成員每人所付出的努力會比個體在單獨情況下完成任務時偏少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一般發(fā)生在多個個體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績又不能單獨計算的情況下。故本題選B。
8.C【解析】美國心理學家舒茨認為最基本的人際關系需要有三類:(1)包容需要,這種需要表現(xiàn)出希望與別人發(fā)生相互作用,建立聯(lián)系并維持和諧關系的愿望;(2)控制需要,這種需要表現(xiàn)為在權利或權威的基礎上與別人建立和維持良好關系的愿望;(3)情感需要,這種需要表現(xiàn)為在情感的基礎上與他人建立或維持良好關系的愿望。故本題選C。
9.C【解析】從狹義看,人際關系是指人們在物質(zhì)交往與精神交流中發(fā)生、發(fā)展和建立起來的人與人之間的直接的心理關系。它反映了個人或群體滿足其社會需要的心理狀態(tài),其發(fā)展變化決定于交往雙方社會需要滿足的程度。故本題選C。
10.B【解析】真從眾不僅在外顯行為上與群體保持一致,內(nèi)心的看法也認同于群體。真從眾是個人與群體最理想的關系。它不會引起個人心理上的任何沖突。權宜從眾是在有些情況下,個人雖然在行為上與群體保持一致,但內(nèi)心卻懷疑群體的選擇是錯誤的,真理在自己心中。故本題選B。
文章來源于教師招聘網(wǎng)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篇: 2020年教師招聘筆試教綜模擬題及解析8
下一篇: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