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04 13:36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率先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這一觀點的教育家的是( )。
A.夸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杜威 D.凱洛夫
2.以課程的表現(xiàn)形態(tài)為分類標準,課程可分為( )。
A.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 B.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
C.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 D.選修課程與必修課程
3.最早在教學理論上提出班級授課制思想的是( )。
A.泰勒 B.夸美紐斯
C.裴斯泰洛奇 D.凱洛夫
4.依據(jù)一定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過程規(guī)律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為( )。
A.教學目的 B.教學方法
C.教學原則 D.教學內容
5.下列教學組織形式中,教學效率最高,有利于大面積培養(yǎng)學生的是( )。
A.班級授課制 B.分組教學
C.個別教學 D.道爾頓制
6.學校的中心工作是( )。
A.行政 B.科研
C.教學 D.總務
7.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主要是一個內部信息加工過程。它包括三個階段,即信息獲得、信息編碼儲存和( )。
A.信息鞏固 B.信息運用
C.信息遷移 D.信息提取
8.普通中小學教育的性質是( )。
A.做人教育 B.知識教育
C.基礎教育 D.素質教育
9.德育在青少年的發(fā)展中具有( )。
A.決定作用 B.導向作用
C.制約作用 D.重要作用
10.下列哪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
A.遺傳對人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B.學校教育在人的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
C.社會和環(huán)境在人的發(fā)展中不起決定作用 D.遺傳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決定了人的發(fā)展
【參考答案】
1.B
【解析】赫爾巴特在論述教學和教育的關系上,認為二者合一,缺一不可,教學中含有教育原則,教學中必須體現(xiàn)出教育的性質,他認為,“既沒有無教學的教育,也沒有無教育的教學”。故本題選B。
2.A
【解析】以課程的表現(xiàn)形態(tài)為分類標準,課程可分為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按課程內容的固有屬性,可將課程分為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根據(jù)課程內容的組織形式,可將課程分為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從對學生的學習角度要求,可將課程分為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故本題選A。
3.B
【解析】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在總結前人和自己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出版了《大教學論》,該書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作了闡述,為班級授課制奠定了理論基礎。故本題選B。
4.C
【解析】此題考查教學原則的概念,教學原則是根據(jù)教育教學目的,反映教學規(guī)律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A選項教學目的是教學領域里為實現(xiàn)教育目的而提出的要求,反映的是教學主體的需要。B選項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指教師和學生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采取的共同活動方式,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fā)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D選項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課程標準、教材和課程等等。故本題選C。
5.A
【解析】符合題干要求的是班級授課制,B選項分組教學制就是在按年齡編班或者取消按年齡編班的基礎上,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把他們分為水平不同的組進行教學,不符合題干要求。C選項個別教學不符合題意。D選項道爾頓制是指教師不再通過上課向學生系統(tǒng)講授教材,而只為學生分別指定自學參考書、布置作業(yè),由學生自學和獨立作業(yè),有疑難時才請教師輔導,學生完成一定階段的學習任務后向教師匯報學習情況和接受考查,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
6.C
【解析】教學是教育工作構成的主體,是學校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故本題選C。
7.D
【解析】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主要是一個內部信息加工過程,信息加工觀點認為,人腦對信息進行加工時需要經(jīng)歷三個階段:信息獲得、信息編碼儲存和信息提取。故本題選D。
8.C
【解析】普通中小學教育屬于基礎教育階段,基礎教育階段包括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故答案擇C。
9.B
【解析】此題考查德育的地位,德育在全面發(fā)展教育中具有動力和導向作用。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識和智力基礎;體育是其他各育的健康基礎和物質保證;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是其他各育的具體運用和實施。故本題選B。
10.D
【解析】關于影響人的發(fā)展的因素中,遺傳素質是人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條件,對人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不決定人的發(fā)展;學校教育在人的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而人的主觀能動性在人的發(fā)展中起最終的決定作用。故本題選D。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大白
下一篇: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