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14 09:35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心智技能形成過程中各階段順序是( )。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內(nèi)化 B.原型操作、原型內(nèi)化、原型定向
C.原型內(nèi)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D.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nèi)化
2.新課程主張教師應把教學過程看作是( )。
A.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過程 B.課程傳遞和執(zhí)行的過程
C.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 D.知識傳授與學生能力發(fā)展的過程
3.下列選項中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表述有誤的是( )。
A.基于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 B.立足于實踐
C.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要的研究方式 D.學生根據(jù)興趣自主選修
4.《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高中以( )。
A.綜合課程為主 B.分科課程為主
C.活動課程為主 D.經(jīng)驗課程為主
5.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的評價觀是( )。
A.主體性評價觀 B.專業(yè)性評價觀
C.發(fā)展性評價觀 D.形成性評價觀
6.基礎教育課程注重學生基礎學歷的培養(yǎng),即培養(yǎng)學生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為中心的基礎教養(yǎng)。“三基”是指( )。
A.讀、寫、畫 B.讀、畫、寫
C.畫、寫、算 D.讀、寫、算
7.以下技能中,屬于操作技能的是( )。
A.閱讀技能 B.運算技能
C.記憶技能 D.吹拉彈唱技能
8.操作技能形成過程中各階段順序是( )。
A.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熟練、操作整合
B.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練
C.操作模仿、操作定向、操作整合、操作熟練
D.操作定向、操作整合、操作模仿、操作熟練
9.借助于內(nèi)部言語在頭腦中進行的認知活動的方式是(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一般技能 D.特殊技能
10.對心智技能最早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心理學家是( )。
A.加里培林 B.安德森
C.加涅 D.馮忠良
【參考答案】
1.D
【解析】心智技能形成過程中各階段順序是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nèi)化。故本題選D。
2.C
【解析】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現(xiàn)代教學觀:教學是課程創(chuàng)生和開發(fā)的過程;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學過程重于教學結(jié)果;教學更關注人而不只是科學。因此,新課程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故本題選C。
3.D
【解析】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guī)定的必修課程,與學科課程并列設置,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由地方統(tǒng)籌管理和指導,具體內(nèi)容以學校開發(fā)為主,自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全面實施。”所謂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指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xiàn)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nèi)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的一類新型課程。A、B、C項說法正確,D項表述有誤。故本題選D。
4.B
【解析】新課改提出的課程結(jié)構改革中明確規(guī)定: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和綜合課程相結(jié)合的課程;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掌握基礎的同時要求個性發(fā)展,開設選修課。故本題選B。
5.C
【解析】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提倡發(fā)展性評價觀,突出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雙重功能。故本題選C。
6.D
【解析】基礎型課程注重學生基礎學歷的培養(yǎng),即培養(yǎng)學生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讀、寫、算)為中心的基礎教養(yǎng),是中小學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故本題選D。
7.D
【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
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閱讀技能、運算技能、記憶技能等都是常見的心智技能。吹拉彈唱屬于操作技能。故本題選D。
8.B
【解析】操作技能形成過程中各階段順序是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練。故本題選B。
9.B
【解析】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故本題選B。
10.A
【解析】最早對心智技能進行研究的是加里培林。故本題選A。
文章來源:教師招聘網(wǎng)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大白
下一篇: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