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13 09:12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1.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綜合性、靈活性和( )。
A.可操作性 B.時代性
C.創(chuàng)造性 D.方向性
2.把教學進程設計為:設置問題情境—確定問題或課題—擬定解決計劃—總結與評價的教學模式是( )。
A.設計教學模式 B.發(fā)現學習模式
C.范例教學模式 D.非指導性模式
3.包含結構化策略和問題化策略的是( )。
A.內容型策略 B.綜合型策略
C.形式型策略 D.方法型策略
4.某生學習成績較差,卻經常在同學面前炫耀自己父親是XX級干部,以求得心理滿足,這是采用了( )這種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現。
A.升華 B.補償
C.退行 D.轉移
5.態(tài)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認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為成分
6.有人說“同行是冤家”“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文人相輕”,這些錯誤觀念與( )相違背。
A.謙虛為懷,自知之明 B.相互幫助,通力合作
C.嚴以律己,以誠待人 D.學習先進,共同提高
7.依法執(zhí)教的內容不包括( )。
A.依法執(zhí)教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B.要依法貫徹執(zhí)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C.要依法貫徹落實教育教學的各項法律法規(guī)
D.要依法維護學校、教師的合法權益
8.中學生林某課外活動時在學校的操場上翻單杠,單杠因年久失修突然斷裂,林某才從單杠上落在硬地上造成脊椎嚴重骨折。誰應對林某的傷害承擔責任?( )
A.林某自己負責 B.林某的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負責
C.學校負責 D.以上各方均不負
9.“學高為師”“良師必須是學者”強調哪一類知識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 )
A.本體性知識 B.條件性知識
C.實踐性知識 D.文化知識
10.男同學小陳平時自由散漫,學習不認真,一天在課堂上用手機給班上的女同學發(fā)短信“曾某,我愛你”,被上課的王老師發(fā)現收繳,并將小陳的短信向全班同學宣讀,同時指責其“思想墮落,道德敗壞”。下課后小陳要求王老師歸還手機,王老師說:這是罪證不能歸還,要交學校德育處。校長指出,王老師①未經學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學生的隱私權。②批評的話語侵犯學生的人格權。③收繳手機侵犯學生的財產權。④作為老師不能以違法的方式對待學生的違紀行為。你認為校長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參考答案
1.A【解析】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綜合性、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任何教學策略都是針對教學目標的每一具體要求而制訂的,具有與之相對應的方法、技術和實施程序,它要轉化為教師與學生的具體行動。這就要求教學策略必須是可操作的。沒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策略是沒有實際價值的。故本題選A。
2.A【解析】教師輔導學生從活動中自己學習這一模式,最為典型的表現是杜威的教學實踐,他的學生將他的主張概括為“設計教學法”,一般進程為:設置問題情境—確定問題或課題—擬定解決計劃—總結與評價。故本題選A。
3.A【解析】內容型策略認為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學習內容是教學策略的核心內容。具體來說,可以有兩條途徑:結構化策略和問題化策略。故本題選A。
4.B【解析】補償:指通過新的滿足來彌補原有欲望達不到的痛苦。如學習成績平平,但體育成績突出,或因有其他特長,而使自己能夠得到滿足。故本題選B。
5.B【解析】情感成分是態(tài)度的核心成分和關鍵,既影響認知成分,也影響行為傾向成分。故本題選B。
6.B【解析】教師們?yōu)榱烁愫媒逃徒虒W工作,應該做到相互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幫助,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要提倡同行相親,同行相助,追求教育教學的整體效果,在集體奮斗的成功中實現個人的價值。要反對“同行是冤家”“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和“文人相輕”的錯誤觀念,反對有些教師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當成私有財產,對其他教師搞資料封鎖、搞專題保密、自私保守、固步自封的不良傾向。故本題選B。
7.A【解析】依法執(zhí)教的內容包括: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guī),在教育教學中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所以BCD都是依法執(zhí)教的內容,A是依法執(zhí)教的意義。故本題選A。
8.C【解析】《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應當建立安全制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學校、幼兒園、托兒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它設施、場所中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單杠因年久失修突然斷裂,很顯然是學校的責任。故本題選C。
9.A【解析】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條件性知識是指教育學、心理學和教法等相關的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識。實踐性知識是指教師在面臨實現有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境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具體地說,這種知識是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學高為師”這里的“學”是指學問,即相關學科的專業(yè)知識,即本體性知識。故本題選A。
10.D【解析】依據《教育法》等法律法規(guī),學生有隱私權、人格尊嚴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力,該校長的說法均是正確的。故本題選D。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下一篇: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