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04 13:12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1.題目:《四大洋》
2.內(nèi)容:
3.基本要求:
(1)教學過程須有提問環(huán)節(jié),并作出適當提問
(2)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教學
(3)試講時間約為10分鐘
【試題解析】
【情境導入】
教師用地球儀展示:轉(zhuǎn)動的地球,用隨機點球的方式,點到海洋的幾率,提出問題,我們生活的地球大部分是由海洋組成。再引用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的故事,再次證實。
學生暢所欲言:地球應該被稱為“水球”還是“地球”?
教師提出問題:海洋與陸地的所占比例到底是多少?海陸分布有什么特點?從而引入課題——世界的海陸分布。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迅速地融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新授】
分三步讓學生感知求疑,合作探究。
【讀一讀,算一算】
知識點一:世界海陸分布
采用讀圖析圖和計算填表等方法,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海陸分布圖,通過觀察、討論對比來歸納知識,得出結論: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自主掌握世界海陸分布及其特點。
【認一認,想一想】
知識點二:認識島嶼、半島、大陸、大洲進一步認識七大洲。
引導學生認識島嶼、半島、大陸、大洲,重點是突出大陸與大洲的區(qū)別,繼而認識七大洲,在世界地圖上明確七大洲的位置。
設計意圖:利用口訣幫助學生記憶七大洲的面積大小,能夠達到當堂鞏固的目的。
【填一填,找一找】
知識點三:七大洲的空間分布和洲界線
展示了七大洲分布圖,并突出了重要的半球分界線,如赤道、20°W。
重點要求學生去發(fā)現(xiàn)大洲與大洲之間的位置關系:例如歐洲在亞洲的西面,非洲在歐洲的南面,北美洲在南美洲的北面等。并且利用課本上大洲分布圖,讓學生進行填圖練習,達到我的教學目的。
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地圖冊上找一找,劃一劃,主要找出亞歐、亞非以及南北美洲分界線,并填在課本七大洲分布圖上。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合作交流,可以加快讀圖的速度 。設置活動,讓學生觀察,記憶。
【畫一畫,知世界】
通過剛才讀圖、析圖、找圖、填圖一系列活動之后,再讓學生動手,用簡單的幾何圖形來勾勒心中的世界,利用七大洲分布圖或簡筆圖,重點突出半球分界線,讓學生通過讀圖思考以下問題:
陸地主要分布在哪個半球?
東半球有哪些大洲?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誰?
七大洲中面積最大和最小的大洲是誰?
被赤道穿過的大洲是誰?
緯度最高的大洲是誰?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是誰?
設計意圖:鞏固了七大洲的空間分布,解決難點,更進一步加深對各個大洲的全面理解和認識。
【回顧知識,小結】
【布置作業(yè)】
課后回家手繪四大洋輪廓圖
責任編輯:張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