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實驗中學是一所省級規(guī)范化學校、省級文明單位、全國知名中學教育科研聯(lián)合體理事學校。 校占地面積13萬 m2,建筑面積5.5萬 m2。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完善,有雄偉壯觀的辦公樓,二座裝備了空調的教學樓,五棟高標準的學生公寓樓,5600余平方米的圖書、閱覽、儀器、實驗、語音、微機為一體的科技大樓,有高標準的運動場和足球場,3000平方米的大型體育館,有快速便捷的校園網絡。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高級教師6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優(yōu)師6人,一級教師84人,省、市、區(qū)優(yōu)秀教師、拔尖人才62人。學校還聘請了澳大利亞籍外語教師任教。 學校堅持“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基”的辦學宗旨。從85年建校至今,為社會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畢業(yè)生萬余人,一大批優(yōu)秀學生被錄取到北大、清華、南大、復旦、同濟、中科大等名牌高校。有的已出國深造,有的現(xiàn)在高等院校讀碩士或博士學位,有的已在美國著名的實驗室工作,有的已成為香港大公司的董事。2004年捷報頻傳,實驗中學高考本科資格上線人數(shù)1088人,本科錄取突破600大關,耿運棟同學理科綜合成績全市第一。此外,高二年級在全市期終統(tǒng)考中,取得文科全市第2名、理科全市第3名的好成績。 良好的辦學質量,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學校先后榮獲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高考優(yōu)秀考點、山東省中學生優(yōu)秀團校、濟寧市文明單位、濟寧市師德建設十佳單位等80余種榮譽稱號。 目前,學校正在組織實施二期擴建工程,屆時,學校面積將達到18萬m2,建筑面積10萬多平方米,擁有90個教學班,1.5萬m2的食堂餐廳和學術報告廳,1.6萬m2的教學和辦公大樓,1.2萬m2的學生公寓樓,400米標準塑膠運動場。屆時,實驗中學將以嶄新的姿態(tài),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昂首跨進全國千所示范高中的行列。
學校始建于1980年8月,地處孟子故里,位置市區(qū)中心,東鄰人民廣場?,F(xiàn)有40多個教學班,學生2600人,教職工2190人,是一處市直初級中學。學校有先進的辦學思想,有現(xiàn)代化的辦學設施,有一支德育能力強的教師隊伍,為社會培育了大批優(yōu)秀人才。是省藝術教育、科普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示范學校,被評為濟寧市文明單位,山東省教學先進單位,省綠色學校。
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關懷支持下,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領導下,我校2005年高考再創(chuàng)優(yōu)異成績,5名尖子生已保送到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名牌大學;7名尖子生被北京外國語大學、對外貿易大學、北京傳媒大學等名牌大學錄取。重點本科過線179人,普本過線185人。實驗班48名同學參加高考,其中39名同學過重點本科線;藝術考生408人參加高考,本科過線數(shù)379人;體育高水平、省優(yōu)秀運動員、體育專業(yè)本科過線49人。本科過線合計804人。
青州一中是山東省重點中學,山東省規(guī)范化學校。創(chuàng)辦于1902年,前身是宋代的松林書院,宋朝名相王曾青少年時期曾就讀于此。1913年,改編為山東省立第十五中學,此后學校先后易名為山東省立第十中學、山東省益都中學、青州中學、山東省益都第一中學,1986年益都縣改市,學校更名為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建校一百多年來,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桃李滿天下。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僅省部級以上干部、將軍就達30余人,獲博士以上學位者就達210余人,學校以“校風正、管理嚴、隊伍強、質量高”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學校是全國電化教育科研學校、國家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山東省素質教育實驗學校、山東省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培養(yǎng)體育后備人才試點中學、山東省藝術教育示范學校、山東省電化教育示范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濰坊市文明單位、濰坊市工會工作先進單位、濰坊市花園式單位、濰坊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青州市群眾滿意的學校、青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人民日報》、《大眾日報》、《山東青年報》、《濰坊日報》、及中央、省、市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單位對學校工作作過報道。國家、省、市領導多次親臨該校指導工作。 學?,F(xiàn)有52個高中教學班,在校生總數(shù)3700余人。分三個級部一個藝術部管理。 在崗教職工279人,其中專任教師175人,在專任教師中,學歷達標率100%。具有研究生和研究生課程班畢業(yè)的達27人,具有高級職稱的37人,中級職稱的58人;特級教師2人,省級教學能手2人,省級優(yōu)質課獎5人,濰坊市教學能手26人,青州市教學能手85人,獲青州市以上榮譽稱號的108人。 現(xiàn)有占地面積116畝,建筑面積達5萬平方米,校園規(guī)劃整齊科學,教學區(qū)、活動區(qū)和生活區(qū)布局合理,建有教學樓、辦公樓、風雨操場、綜合大樓、科技樓、學生餐廳、學生生活服務部和400米標準田徑場地等;現(xiàn)代教育技設施和各類校舍功能齊全,每口教室皆為多媒體教室,實驗設備、文體、衛(wèi)生和勞技器材均達到或超過部頒I類標準,圖書達十萬余冊,還有閉路電視教學系統(tǒng)和校園網絡系統(tǒng)等。校園美化、綠化、凈化、亮化、知識化為一體,形成了“一個活動中心(松林書院),六條教育線(理想教育線、集體主義教育線、美育教育線、養(yǎng)成教育線、法制教育線、時事教育線),十大文化景點(校大門、世紀門、雄鷹石雕、閆石庵像、智慧之光、校訓鐘聲、知識之源、仰圣園、松林書院、王曾讀書臺)”的校園文化格局。操場改建為塑膠場地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5月份將交付使用。新建的面積達7500平方米的教學樓,能容納58個教學班,現(xiàn)已交付使用。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解放思想,勇于創(chuàng)新,以創(chuàng)建省級示范性高中為目標,以構建學習型學校、促進教師發(fā)展為基礎,以進一步培育和弘揚學校精神、強化團隊意識為支撐,以深化內部改革、推進科學管理為動力,以實施新課程方案、推動教育創(chuàng)新為契機,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努力打造優(yōu)質學校; 二、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1、構建學習型學校。以教師的發(fā)展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學校的發(fā)展。引導教職工樹立“五大理念”,促進“五大提高”。即:學習為本、終身學習、團隊學習、創(chuàng)新性學習和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理念,促進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專業(yè)知識水平、教育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加強名師隊伍建設,促進教職工隊伍整體優(yōu)化 2、加快學校教育現(xiàn)代化進程。2005年建成63個多媒體投影教室,讓多媒體終端全部進教室,互聯(lián)網進教室,促進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教學的整合。建設擁有100臺計算機的電子閱覽室四個,建設圖書管理平臺,實現(xiàn)圖書微機化管理,為新課程方案的實施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3、建設個性化學校。圍繞個性化建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學校管理個性化建設。堅持以信息論、系統(tǒng)論、控制論為指導,完善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和“三全六導”方略,進一步加強常規(guī)管理、規(guī)范顯性管理,激活隱性管理;二是素質教育個性化建設。堅持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以實施選課制度為契機,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全面發(fā)展,讓每個學生揚起理想的風帆;三是學生自我管理個性化建設。進一步發(fā)揮團委、學生會的作用,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fā)展、自我超越的能力,進一步打造“特別有紀律、特別有毅力、特別有修養(yǎng)、特別有作為”的優(yōu)良校風;四是英語教學特色建設。繼續(xù)引進外教,進一步做好與美國美中教育與文化交流中心的合作,積極促進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4、完善質量管理體系。進一步強化全校師生的質量意識,建立和完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完善包括理解大綱、鉆研教材、課堂教學、作業(yè)批改、課外輔導、實驗實習、成績考核、檔案資料等在內的一系列管理細則,做到目標明確、要求具體、便于操作;加強并改進德育工作,堅持德育機構網絡化、德育主題序列化、教育方法多樣化和實效性、針對性、靈活性原則,突出“四自個性”。堅持過程管理和目標管理并舉,力爭基礎年級統(tǒng)考和2005年高考上線人數(shù)、優(yōu)秀生人數(shù)比2004年有進一步提高。
第三十九中學座落在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qū),是一所全日制初級中學,始建于1984年。現(xiàn)有在職教職工128人,學生1460人。20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三個面向”,以培養(yǎng)“合格加特長”人才目標,積極實話素質教育,不斷推進教學創(chuàng)新,大力弘揚“愛校如家,尊師愛生”的校風、“崇德博學,敬業(yè)協(xié)作”的教風和“愛國守紀,勤思篤行”的學風,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評價和廣泛贊譽?! W校堅持科研興校,承擔了中科院355實驗課題、全國教育科學“十五”重點課題――創(chuàng)新學習研究與實驗、中國教育學會重點課題――合作學習與研究、山東省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及勝利油田“四段三級作文教改實驗”等課題,取得了明顯成效。學生參加各級部門組織的競賽,獲獎達數(shù)百人次,其中有4名同學獲得油田第1名;連續(xù)4年中考均有油田第1名,任川同學獲全國數(shù)學奧賽山東省第9名,畢業(yè)生張寶峰、康晶雙雙獲得全國物理奧寒一等獎,被重點大學免試錄取?! W校教師本科學歷達63%,中學一級教師76人,高級教師13人,油田學科帶頭教師3人,教學能手7人。油田技術拔尖人才1人,張聿營校長是山東省骨干校長?! W校多次獲得管理局文明單位、教育培訓先進單位、綜合治理模范單位、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山東省藝術教育先進學校等榮譽稱號;還獲得教育報首屆“杏壇杯”全國中學生作文比賽優(yōu)秀組織單位、教育部“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知識競賽”優(yōu)秀單位、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優(yōu)勝單位等稱號?! ¢L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腹油田第三十九中學全體師生員工將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勤奮的工作、更加優(yōu)秀的成績闊步走向美好的未來。
勝利油田第六中學,地處全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機關駐地,創(chuàng)建于1982年。學校占地面積50274平方米,建筑面積17302平方米。擁有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實驗室、微機室、語音室、電教室、多媒體教室、校園網等教學設施,是一所布局合理、環(huán)境優(yōu)雅的花園式學校。學?,F(xiàn)有32個教學班,1500余名在校生。 學校擁有一支師德高尚、結構合理、業(yè)務精湛、樂教善育、充滿活力的高尚素質教師隊伍。學?,F(xiàn)有教職工139人。學歷達標率100%,其中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 112人,教育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結業(yè)19人,中學高級教師59人,勝利油田學科帶頭教師、教學能手、十佳師德先進個人,優(yōu)秀青年知識分子、教壇新秀共30人?! W校始終以“三個面向”為指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確立了“以人為本,全面發(fā)展”的辦學思想,形成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獲,讓每一個學生都會創(chuàng)造,讓每一個學生都享有成功”的教育理念,明確了“樹名師、創(chuàng)名校、出精品,育新人”的辦學目標,承擔了科技創(chuàng)新新實踐教育、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和諧教學研究、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新世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如何實施德育教育等國家級、省級教研課題,形成了“分層次教學、英語教學、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教育、成功教育”等辦學特色,教育教學質量穩(wěn)居勝利油田同類學校前列,享譽黃河三角洲。二十余年來,共培養(yǎng)出油田級(含地市級)中考狀元21人,有100余名畢業(yè)生獲碩士、博士學位(不完全統(tǒng)計)。近五年來,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油田級以上獎勵356人次,并有多人獲油田第1名和山東省前10名。自2001年以來,已有4名我校畢業(yè)生考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 〗鼛啄?,學校先后獲得全國中學數(shù)學聯(lián)賽先進單位、全國“特色育人”成功學校、全國“預防校園傷害事故,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優(yōu)秀組織獎、山東省人防教育先進、山東省毒品預防教育示范學校、山東省青少年生物與環(huán)境科學實踐活動優(yōu)秀組織獎、山東省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勝利油田文明單位、勝利油田教育培訓先進單位、勝利油田初中辦學水平優(yōu)秀學校、勝利油田規(guī)范化學校等榮譽稱號40余項,贏得社會廣泛贊譽。
是省級規(guī)范化重點高中。位于濟南市歷下區(qū)山師北街3號。其前身為山東工農速成中學,創(chuàng)建于1950年10月。學校占地五萬平方米,建筑面積三萬四千平方米。校舍分為教學區(qū)、操場區(qū)、校辦工廠區(qū)和教職工宿舍區(qū)。? 教學區(qū)有邵逸夫教學實驗樓、教學樓和圖書辦公樓。邵逸夫教學實驗樓有化學、生物、物理實驗室、儀器室15個,多媒體教室、語音室、計算機教室6個,打字、書法制圖、縫紉、美術、音樂教室及課外活動室10個,并設有電教中心和學生電視臺及演播控制中心。圖書館藏書10萬余冊,設有附中校園網絡中心,電子閱覽室、教師資料室、學生閱覽室。操場占地兩萬平方米,內有田徑場、足球場、塑膠籃球網球場,排球、體操、投擲場。? 學?,F(xiàn)有在職教職工198人,其中任課教師125人,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65人。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稱號的5人,獲省、市優(yōu)秀教師稱號的26人?,F(xiàn)有38個教學班,在校生2368人。?
位于濟南市濼源大街中段,87年被市政府定為高級普通中學。98年被評為山東規(guī)范化學校和山東省電化教育示范學校。學校歷史悠久,其前身為濟南女子中學,創(chuàng)建至今已有七十七年的歷史。? 學?,F(xiàn)有在職教職工221名,教學班36個,在校生達2290名。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xiàn)有中學特級和高級教師63名,中級教師54名,特高中級教師占教師總數(shù)的70%。另外,近幾年在省市各級比賽中,獲獎的青年教師和教學能手有40名學校德育工作開展活躍,學生精神面貌良好。學校教學質量高,近年來在文化課各學科競賽中,獲國家和省市獎的有400余名。 學校體育工作成績顯著,是山東省籃球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 近幾年來,學校工作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和社會的認可。97、98年連續(xù)兩年被評為“濟南市全方位目標管理先進單位”;98年被評為“濟南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97年98年連續(xù)兩年被評為“濟南市精神文明單位”。?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