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秋,我縣有識之士為解決縣人求學之艱,創(chuàng)辦了宜黃縣立初級中學,校址設在城北龍來泉寺,即今縣食品公司內,是為宜黃縣一中的發(fā)軔。1942年,學校遭日寇焚毀,校遷吳南村公祠等多處。解放前夕,僅有學生59名。1949年夏,縣人民政府接管宜黃縣立初級中學,校址遷襄藩小學,即今縣委大院內。學校設4個班,學生138名,教職工9名。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教育,撥款興建校舍,辦學條件逐步改善,學校規(guī)模不斷擴大。 1958年,學校開設高中班,成為一所完全中學,遂改名宜黃縣中學。 1972年校址遷城南革命烈士紀念碑東側,即現在校址。七十年代后期,江西省人民政府把宜黃縣中學定為省重點中學。1981年,宜黃縣中學易名宜黃縣第一中學。 宜黃縣一中現有學生2259人(其中初中部1146人,高中部1113人)教職工185人(包括離退休34人),有黨員40人,特級教師1名,高級教師20名,中級教師51名,初級教師56人,學校本部占地面積79畝。校舍建筑面積15583平方米,其中主教學大樓36個,教室2917平方米,實驗大樓1450平方米,辦公大樓1235平方米,圖書館大樓1835平方米,學生公寓3400平方米,校辦工廠1034平方米。學校實驗室裝備齊全,可開設中學階段所有的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達省一類完中標準,并且通過省達標驗收。此外,學校還擁有語音室、影視室、計算機教室。計算機室裝備有奔騰586/120服務器和486DXZ/66網絡工作站30臺。校長室配備了校長辦公系統(tǒng)。校印刷廠配備了激光照排設備。校園綠樹成蔭,花香撲鼻,景色宜人,為宜黃學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1984年以來,宜黃一中通過高考向高一級學校輸送學生2456人,其中277人為北大、清華、科大、復旦、中山等重點大學錄取,有數十人獲取得碩士學位,11人取得博士學位。學生參加各學科競賽、青少年科技小發(fā)明活動多次獲國家、省、地獎勵。學校具有培養(yǎng)美術、體育人才的傳統(tǒng),先后輸送幾十人至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高校深造。 初中教學成績亦十分喜人,歷年中考成績在全縣始終名列前茅。 此外,1985年在省教委組織的全省中學生物園評比中榮獲二等獎,1988年被定為省田徑體育傳統(tǒng)學校。 學校倡導崗位成材,鼓勵教育科研,近年來一批教師先后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省、區(qū)先進教師。四人評為全區(qū)學科帶頭人,一人被評為縣、區(qū)拔尖人材、特級教師。有上百人次發(fā)表教育教學論文數百篇,出版教學專著十余集(冊)。
南豐一中創(chuàng)建于1939年,是一所歷史悠久,傳統(tǒng)文化積淀豐厚的省優(yōu)秀重點中學。校園占地面積約300畝(校本部200畝,密桔農場100畝),校舍面積30510平方米。目前,學校共68個教學班,學生4000余人,教職工248人,高級教師69人,一級教師110人,中共黨員95人?! W校座落在桔花飄香的盱江北岸,環(huán)境優(yōu)美,景色怡人。校園內建有大理石校門、趙醒儂烈士塑象,四大花圃、蘑菇亭、假山噴池、躍龍門、躍龍橋和眄柯亭等文化景點。建校60多年來,曾孕育過一代又一代曾鞏式的英才、產生過中共江西黨組織主要創(chuàng)始人趙儂烈士。學校為大專以上院校輸送合格新生5000多人。學科競賽獲市級以上獎有300多人次,免試保送名牌大學的有5人,高考文理科在全市奪魁的有3人。2002年高考全市理產前十名中,南豐一中占了3人,分別名列第一、三、七名。學校先后獲得全國“德育先進校”全國“推行體育鍛煉標準先進學校”、全省“優(yōu)秀重點中學”、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全省“體育運動傳統(tǒng)項目”學校和“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 南豐一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德育為首的原則,逐步完善了德育工作“六個一”;每周一次班會;每月一次班主任會;每月一次學生業(yè)余黨?;顒樱幻繉W年一次優(yōu)秀人員表彰大會;每學年一次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每學年一次教代會、學代會、團代會。形成了“五項制度”;升國旗及國旗下講話制度;文明教工、學生家長評比制度;班級德育工作考核評分制度;家長聯系會制度;教代會制度。建立了“四欄”;新華社新聞圖片欄、墻報欄、讀報欄、評比欄。還建有“三個德育基地”;勞動教育基地、軍民共建基地、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全面實施“321”德育工程,“3”指“三自”: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鍛煉的能力;“2”指“二創(chuàng)”:創(chuàng)文明班級、創(chuàng)文明寢室;“1”指“一做”:做文明學生?! ∧县S一中端正辦學思想,鼓勵教師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取得顯著成績,青年教師王燕麗2000年獲全省英語優(yōu)質課競賽一等獎,崔紅英獲全省地理優(yōu)質課競賽二等獎。學校第二課堂活動生動活潑,效果顯著。2001年,學校課外興趣小組參加全省首屆青少年航模比賽榮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并獲優(yōu)秀組織獎。游穎異同學《南豐縣毀林種桔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科技項目獲教育部、中國科協(xié)主辦的“小小科學家”活動三等獎。 南豐一中緊跟時代步伐,為跨入全省示范高中行列,躋身于全國名牌重點中學,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改革力度,朝著“辦學有特色、教學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目標前進。校園擴(改)建工程正逐步實施,共60個教室的教學大樓已經竣工投入使用,能容納2000人住宿、設備一流的學生公寓,能容納3500人就餐的學生食堂同時交付使用。集語音室、微機室、理化生實驗室、演播大廳、多功能學術報告廳為一體的科技大樓以及田徑場、體育館正在施工當中。一所“管理第一流,設施第一流,環(huán)境第一流,質量第一流”的嶄新學校即將矗立在美麗的桔鄉(xiāng)。
南豐一中創(chuàng)建于1939年,是一所歷史悠久,傳統(tǒng)文化積淀豐厚的省優(yōu)秀重點中學。校園占地面積約300畝(校本部200畝,密桔農場100畝),校舍面積30510平方米。目前,學校共68個教學班,學生4000余人,教職工248人,高級教師69人,一級教師110人,中共黨員95人?! W校座落在桔花飄香的盱江北岸,環(huán)境優(yōu)美,景色怡人。校園內建有大理石校門、趙醒儂烈士塑象,四大花圃、蘑菇亭、假山噴池、躍龍門、躍龍橋和眄柯亭等文化景點。建校60多年來,曾孕育過一代又一代曾鞏式的英才、產生過中共江西黨組織主要創(chuàng)始人趙儂烈士。學校為大專以上院校輸送合格新生5000多人。學科競賽獲市級以上獎有300多人次,免試保送名牌大學的有5人,高考文理科在全市奪魁的有3人。2002年高考全市理產前十名中,南豐一中占了3人,分別名列第一、三、七名。學校先后獲得全國“德育先進?!比珖巴菩畜w育鍛煉標準先進學校”、全省“優(yōu)秀重點中學”、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全省“體育運動傳統(tǒng)項目”學校和“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 南豐一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德育為首的原則,逐步完善了德育工作“六個一”;每周一次班會;每月一次班主任會;每月一次學生業(yè)余黨?;顒?;每學年一次優(yōu)秀人員表彰大會;每學年一次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每學年一次教代會、學代會、團代會。形成了“五項制度”;升國旗及國旗下講話制度;文明教工、學生家長評比制度;班級德育工作考核評分制度;家長聯系會制度;教代會制度。建立了“四欄”;新華社新聞圖片欄、墻報欄、讀報欄、評比欄。還建有“三個德育基地”;勞動教育基地、軍民共建基地、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全面實施“321”德育工程,“3”指“三自”: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鍛煉的能力;“2”指“二創(chuàng)”:創(chuàng)文明班級、創(chuàng)文明寢室;“1”指“一做”:做文明學生?! ∧县S一中端正辦學思想,鼓勵教師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取得顯著成績,青年教師王燕麗2000年獲全省英語優(yōu)質課競賽一等獎,崔紅英獲全省地理優(yōu)質課競賽二等獎。學校第二課堂活動生動活潑,效果顯著。2001年,學校課外興趣小組參加全省首屆青少年航模比賽榮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并獲優(yōu)秀組織獎。游穎異同學《南豐縣毀林種桔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科技項目獲教育部、中國科協(xié)主辦的“小小科學家”活動三等獎?! ∧县S一中緊跟時代步伐,為跨入全省示范高中行列,躋身于全國名牌重點中學,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改革力度,朝著“辦學有特色、教學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目標前進。校園擴(改)建工程正逐步實施,共60個教室的教學大樓已經竣工投入使用,能容納2000人住宿、設備一流的學生公寓,能容納3500人就餐的學生食堂同時交付使用。集語音室、微機室、理化生實驗室、演播大廳、多功能學術報告廳為一體的科技大樓以及田徑場、體育館正在施工當中。一所“管理第一流,設施第一流,環(huán)境第一流,質量第一流”的嶄新學校即將矗立在美麗的桔鄉(xiāng)。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