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日期:1913年 學費:300元/學期
學校政策:排隊招生;面試招生;區(qū)域招生
聯(lián)系電話:0512-65305127 隸屬單位:蘇州教育局
學校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吉慶街小倉口10號
江蘇省新蘇師范學校附屬小學位于聞名遐邇的姑蘇盤門三景之畔,現為江蘇省實驗小學。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小學。學校創(chuàng)辦于 1913年10月13日 ,初名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范附屬小學校,校舍租用新橋巷民房,主事楊鄂聯(lián)。翌年,校舍遷入小倉口原江蘇省農業(yè)學校舊舍(今蘇州胥門內小倉口10號)。1929年,改名為江蘇省立女子中學實驗小學。1932年江蘇省師范教育獨立,又改稱江蘇省蘇州女子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校。1937年秋,日本侵略軍占領蘇州,學校停辦。1945年12月復校。1949年12月,蘇州女子師范改名蘇南新蘇師范,本校隨之改名蘇南新蘇師范附屬小學,接受市教育局和新蘇師范雙重領導。1953年江蘇省成立時再改稱江蘇省新蘇師范附屬小學。1968年,因新蘇師范停辦,學校改由區(qū)屬,并入胥江輔導區(qū),更名紅旗區(qū)抗大小學,1973年成立獨立支部,改名為蘇州市新蘇小學。1978年改稱蘇州市新蘇中心小學校。1981年,新蘇師范重返原址,學?;謴透叫?,定名為江蘇省新蘇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學校繼承并發(fā)揚"校風教風學風淳,學生基礎實、習慣好"的辦學傳統(tǒng),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宗旨,抓住教師隊伍建設這一推動學校發(fā)展的原動力,開展系統(tǒng)的管理與改革研究,致力于全面發(fā)展學生素質,著力培養(yǎng)健全人格。倡導"和諧奮發(fā)、求實創(chuàng)新"的校風,"樂教善教、科學民主"的教風,"勤學善思、合作自信"的學風。面向廿一世紀,學校確立了"為每一個孩子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礎"的辦學理想,以"建成一所與蘇州的人文環(huán)境和現代化氣息相吻合的,傳統(tǒng)和現代和諧統(tǒng)一的優(yōu)質精品學校"為辦學目標,以"誠、健、智、禮、和、勤"六字校訓為基點,以"陽光校園行動、歷史文化名城中綠色學校特色課程體系、校園環(huán)境管理體系、家校合作教育社區(qū)"為校園生活四大支柱,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 "文明守紀的小公民,健康樂學的好學生";使老師具有"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和諧的人格修養(yǎng)、精湛的教育技藝"。近十年來學校取得了豐碩的育人成果和良好的社會聲譽。學生基本功扎實,素質全面,習慣好,得到中學校的好評。近二年中共有 400多人次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學校先后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江蘇省綠色學校"、"蘇州市雙語實驗學校"、"蘇州市文明單位"、"蘇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集體"、 "蘇州市平安學校"和"蘇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等,2005年被評為江蘇省實驗小學,2008年通過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學校評估。2009年,學校有學生1461名,班級34個,教職工103名,其中小學部現有學生1281名,班級28個。教職工中專任教師90人,大學本科學歷占71%,大專以上學歷占99%,中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占69%。教師隊伍師德修養(yǎng)好,教育觀念新,知識結構實,教學技能精。他們中有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師德標兵、優(yōu)秀德育工作者、優(yōu)秀班主任、優(yōu)秀共產黨員、黨員教育能手等,還有市、區(qū)級學科帶頭人11名,教壇新秀1名,教壇新苗1名,校級學科帶頭人7名。100%教師參加教育科學研究。數十名教師參加江蘇省小學新課程教材《牛津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藝術》、《環(huán)境教育》的編寫。教師隊伍敬業(yè)、勤業(yè)、愛生,為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努力不懈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近年來,學校在以現代化綠色理念引導、傳統(tǒng)文化熏陶,為"每一個孩子奠定美好的人生基礎"的理念下,在國家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探索辦學特色。學校參加新課程改革實驗,初步構建了以語文、數學、外語基礎文化課程改革并舉,其他課程改革協(xié)同發(fā)展,綜合實踐活動貫穿的校本課程體系。語文教學中注重課內外的溝通,重積累、重實踐、重運用;數學學科實施協(xié)作參與學習,順應兒童學習身心規(guī)律,體現數學中學生自主參與的人文性特征,使數學教學成為探索知識奧秘、追求科學精神、享受探索樂趣的生動有意義的活動;英語教學中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全方位、多層次的英語環(huán)境,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享受英語、學習英語、運用英語,全面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校本課程體系的構建,注重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相結合,立足基礎、強化興趣、優(yōu)化活動、面向全體構建以弘揚傳統(tǒng)文化為目標的開放式、實踐性的校本活動課程體系。開設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全員參與的興趣活動,以學生自主選擇為前提,內容涉及篆刻、制陶、畫信、書法、圍棋、民樂、戲曲、古詩文誦讀等,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強化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學校所處的古城歷史、文化為背景開展綠色綜合實踐活動,著重環(huán)境中的人文教育,構建既相對獨立、又彼此融合的全方位的拓展型、整合型綠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凸現新課程背景下歷史文化名城中綠色小學的發(fā)展特點。近年來,學校通過參加中國中小學綠色教育行動項目--國家環(huán)??偩终n題"中德合作校園環(huán)境管理"項目,以環(huán)境教育、傳統(tǒng)文化道德教育為切實點,以生活化道德為抓手,不僅在課程中,更在學校管理中開展人性化、人文化管理。以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校園,融入社會,培養(yǎng)綠色文明行為和科學精神,提高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學習有責任地生活。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其中,藝術教育、勞技教育成為學校多年來的特色。每年五月,學校舉辦"樂樂"少兒藝術節(jié),進行學生才藝展示活動,學校合唱團在省市比賽中多次獲一、二等獎。作為"中德合作促進基礎教育項目勞技教育試點學校",我校畢業(yè)生人人都掌握縫紉、烹飪、手工編結、傳統(tǒng)工藝制作等基本生活技能。
準確位置:江蘇省蘇州市吉慶街小倉口10號
公交車站:附近500米內沒有公交站
公交車:附近500米內沒有公交車
公眾號
視頻號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