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1日,因園區(qū)教育布局調整的需要,由原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第七中學和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斜塘實驗小學合并成立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斜塘學校。學校位于園區(qū)湖東斜塘地區(qū),南接獨墅湖科教創(chuàng)新區(qū),北依斜塘老街,西靠美麗的金雞湖,交通便捷,環(huán)境優(yōu)越,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學校占地面積65706平方米,建筑面積45000平方米,辦學規(guī)模為8軌72個班,是一所全日制九年一貫制學校,為管委會直屬事業(yè)單位。學校以“明德、博學”為校訓,以“修身齊家、篤志近思”為校風,以“業(yè)精于勤、止于至善”為教風,以“知行合一”為學風,注重內涵發(fā)展,追求教育卓越,倡導用書香校園浸潤純真心靈、用感恩教育搭建德育平臺、用特色文化塑造學校品牌。學校將以現(xiàn)代教育理念與精細化管理為支撐,以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依托,以斜塘地域文化為底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打造一所富有蘇州“味道”的現(xiàn)代化學校。
常熟市綠地實驗小學創(chuàng)辦于2007年,是常熟市第一所由企業(yè)出資建設、政府管理運行、名校參與辦學的現(xiàn)代化新型實驗學校。學校秉承“精致管理,和諧共生,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倡導“綠地實小,理想教育,成才希望”的辦學宗旨,把“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充滿希望,讓家長對孩子的成長和成才充滿希望,讓教師對教育的充盈和幸福充滿希望,讓社會各界對學校的建設和發(fā)展充滿希望”作為辦學愿景,樹立“精、恒、和、美”的校訓,弘揚“崇善求是,守正維新”的校風,“厚德積學,勵志敦行”的教風,“勤學善思,尚和健美”的學風,團結拼搏,開拓進取,努力追求高平臺上的優(yōu)質發(fā)展。學校環(huán)境優(yōu)美、設施一流,是一所融書香校園、數(shù)字校園、綠色校園、人文校園、健康校園、平安校園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新型學校。校園建筑融合了“常熟老街”社區(qū)的整體設計理念,體現(xiàn)典型的石庫門風格,給人以“古樸中散發(fā)淡雅之氣,莊重中流透大氣之風”的厚實之感。學校以常熟老街名來命名每幢樓宇,并將“常熟老街文化資源的開發(fā)與德育實踐研究”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課題開展研究。布置有“常熟古代名人”、“常熟近代名人”、“常熟當代名人”、“常熟兩院院士”的名人長廊,科學、音樂、美術的主題長廊。學校把辦理想教育的辦學思想融進了?;盏脑O計理念之中,將象征希望的綠色和橙色作為學校視覺形象設計的主色調,并將校徽圖案應用校園內部標識系統(tǒng)、指示系統(tǒng)和宣傳系統(tǒng),整個校園透射著統(tǒng)一、和諧之美。
蘇州高新區(qū)長江小學校是2007年11月經蘇州高新區(qū)管委會批準設立的一所公辦全日制小學校,位于蘇州高新區(qū)滸墅關經濟開發(fā)區(qū)珠江路904號,隸屬于蘇州高新區(qū)陽山街道,由滸墅關經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于2007年投入約3000余萬元進行建設,次年8月竣工。2009年9月首次面向施教區(qū)招收了一年級新生兩個班級,2010年8月正式獨立辦學并遷入現(xiàn)址。學校設計規(guī)模為6軌制36個班,占地面積24805.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8004.91平方米,可容納1600名學生。擁有標準化教室36個,微機室、音樂、美術、舞蹈教室、科學探究室、科學實驗室、體育館、圖書館、食堂、信息中心、校園電視臺、大型錄播教室、報告廳等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完備,建有千兆網絡為骨干的校園網,為教育教學提供了堅實保障。目前共有一至五年級學生共18個班約640余人,教職員工50余人?! W校樹立“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辦學宗旨,以“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為辦學理念,秉持“誠信做人,用心做事”的校訓,“融和、創(chuàng)新、致遠”的校風,“愛生、博學,善導”的教風和“崇德、勤思、樂學”的學風,努力讓每一位孩子快樂地學習,讓每一位教師幸福地工作?! 〗ㄐR詠?,在上級領導的關懷和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已榮獲“蘇州高新區(qū)平安校園創(chuàng)建先進集體”、“蘇州高新區(qū)無煙單位”、“蘇州市綠色學校”、“蘇州市平安校園”、“蘇州市德育先進學校”、“蘇州市圖書館一級達標學校”等稱號。全體長江小學的師生,正為共同繪就開發(fā)區(qū)燦爛輝煌的明天而揚帆起航。
江蘇省常熟市石梅小學座落于江蘇常熟虞山南麓,梁昭明太子讀書臺旁,創(chuàng)辦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幾百年來,學校雖幾經變遷,歷經坎坷,但始終秉承嚴謹治學之風,造福桑梓之責,為地方和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建設人才,贏得了社會廣泛贊譽?! 吨匦蕹U押现尽酚涊d,清康熙年間,糧守道劉殿邦于虞山南麓梁昭明太子讀書臺畔構筑躡云山房作游憩之所。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邑人陶貞一、言德堅等集資1220兩銀,向劉殿邦及子契買躡云山房,并山地各屋,作邑人子弟讀書場舍。清雍正三年(1725年),糧儲道楊本植捐銀500兩作修繕躡云山房和課士之費,并將山房正式額名為游文書院。兩代帝師翁同龢曾就讀于此?! 」饩w二十八年(1902年),邑人龐鴻文、邵松年修建齋舍,將游文書院改辦為常昭學堂,是當時常熟最早創(chuàng)辦的新學之一。光緒三十年(1904年),常昭學堂更名為石梅高等小學堂,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改名為常昭公立高等小學堂西校,通稱石梅公校?! ∶駠陂g,社會變遷,頻繁并校,校名多次變更。民國元年(1912年)三月,競化女子學堂遷入,更名為常熟縣立女子高等小學校,并試辦附設初中,民國17年(1928年),定名為常熟縣立石梅小學,在此期間,先后有李王宮海虞市立第五國民小學(原敦行小學)、書院弄私立思文小學并入。民國26年(1937年)11月19日,常熟縣城淪陷,學校一度被迫停課。民國31年(1942年),學校更名為辛城鎮(zhèn)小學。民國32年(1943年),復名常熟縣立石梅小學,民國35年(1946年),改名為常熟縣虞城鎮(zhèn)石梅中心國民小學校。 1949年4月,常熟解放,從此,石梅小學的歷史也揭開了新的一頁。1950年,學校更名為常熟縣石梅中心小學?! ?951年3月,常熟縣立師范學校改名為常熟師范學校,石梅小學被定為常熟師范附屬小學。1962年,常熟師范學校停辦,學校復名常熟縣石梅小學。同年,“石梅”、“學前”兩校被定為學制改革試點學校,并由縣直接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改名為常熟縣紅梅小學。部分教師下放勞動,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受到干擾。1969年春,學校建立由“工宣隊”代表、群眾組織代表、革命領導干部“三結合”的學校革命委員會。1972年4月,學校單獨建立黨支部,陳榮生任黨支部書記。1978年,學校復名常熟縣石梅小學。1983年撤縣建市,學校更名為常熟市石梅小學,為常熟市直屬小學?! ≈袊伯a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學校進入了全新的發(fā)展時期,全體教職員工追尋著百年文脈的起點與基點,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努力實現(xiàn)著教育理念、教育設施、隊伍素質的現(xiàn)代化,學校教育呈現(xiàn)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1992年,學校獲江蘇省電化教育示范學校稱號,1993年、1997年兩次被江蘇省教育委員會授予江蘇省模范小學稱號,1998年4月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中小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同年12月被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授予勞動技術(勞動)教育先進學校稱號,1999年12月被全國中小學教學改革研究中心評為全國推進素質教育先進單位,2006年4月被中國教育教學研究會授予2005年度教科研先進單位稱號,2009年12月被江蘇省教育廳評為江蘇省首批和諧校園?! ⌒率兰o的春風也給學校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2004年,學校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開始了就地改擴建工程, 2007年,新校落成,小學部占地面積22942.4平方米,建筑面積19706.08平方米。附設幼兒園1所(有總部、分部兩部)。幼兒園分部占地面積4389.9 平方米,建筑面積3271.75平方米。 至2009年,小學部共有教學班42個,學生1952名。幼兒園有17個班,幼兒626名。學校在編教工173名,其中,中學高級教師4名,小學高級教師100名,全國優(yōu)秀教師1名,全國優(yōu)秀輔導員1名,江蘇省優(yōu)秀教師1名,蘇州市名教師1名,蘇州市學科帶頭人3名,蘇州市首批教育技術應用能手3名,常熟市學術帶頭人5名,常熟市學科帶頭人28名,常熟市教學能手45名?! ∈脸善?,梅綻浮香。經過歷代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常熟市石梅小學成就了自身卓著的聲望,并煥發(fā)著無限活力,向著更有品味、更優(yōu)品質、更高品格的目標邁進。
蘇州學府實驗小學校的前身為蘇州學府實驗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的學校。自2012年8月中小學分離后,成為了橫塘轄區(qū)內又一所獨立的公辦小學,現(xiàn)坐落于蘇州國際教育園北區(qū),自然、人文環(huán)境得天獨厚。學校東臨大運河,南望上方山,西眺七子山,自然環(huán)境幽靜怡人。四周高等學府眾多,文化氣息濃厚。作為一所新的小學,學校積極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提高辦學成績。辦學四年多來,學校已先后獲得“蘇州市德育先進學校”“蘇州市依法治校先進學校”“蘇州市中小學合格心理咨詢室”“蘇州市第五批廉潔文化建設示范點”“蘇州市平安校園”“蘇州市少先隊達標學校”“蘇州市綠色學校”“江蘇省檔案工作三星級”等榮譽稱號。學校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宗旨,教風嚴謹,教法活潑,緊扣“宜學之府、樂學之府、勤學之府、善學之府”的辦學目標,注重過程性管理的實效,努力為每個孩子創(chuàng)造成長的空間,從而不斷推進學校的內涵發(fā)展。學校現(xiàn)占地面積15620平方米,建筑面積7589平方米,綠化面積約3000平方米,學校設施設備先進,班班都安裝了空調。學?,F(xiàn)有13個教學班,學生531名,教職工34名。學校十分重視特色建設,正著手思考學校的特色發(fā)展方向。目前,已初步醞釀形成以下三個方面的特色建設努力方向:一是努力建設富有地方特色的德育品牌,二是努力加大學生社團的建設,著力打造第二課堂。三是努力挖掘學府內涵,以“國學”為抓手,打造書香校園。“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我們堅信,通過全校師生奮發(fā)努力,團結進取,定能開創(chuàng)我們學府實驗小學的教育新篇章!
蘇州科技城實驗小學校地處高新區(qū)新一輪跨越發(fā)展形象和窗口的蘇州科技城內。主要滿足科技城居民以及企業(yè)員工子女接受高品質的小學教育?! 「鶕K州科技城建設現(xiàn)代化、國際化一流科技新城的跨越發(fā)展目標及科技城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需要,科技城管委會領導高瞻遠矚,傾力打造知名教育品牌,充分利用區(qū)內現(xiàn)有優(yōu)質教育資源,將我校作為蘇州新區(qū)實驗小學科技城分校,學校從開辦伊始就實施高質量、高品質的教育管理。 學校性質:蘇州科技城管委會所屬全日制公辦小學?! ∞k學宗旨: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服務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完善區(qū)域配套,使科技城內企業(yè)員工及居民充分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造就能終身學習,善于獨立思考,應變能力強,富于創(chuàng)造精神的時代新人?! ∞k學理念:將“六年影響一生”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注重學生知識的積累,習慣的養(yǎng)成,人格的塑造,創(chuàng)新欲望的萌發(fā)。辦學中將始終圍繞“現(xiàn)代化、高質量、有特色”的辦學總目標。以“和諧向上 快樂同行”為校風,“博學善導 寧靜致遠”為教風,“快樂學習 多元能力”為學風,致力于學校人文環(huán)境建設,營造教師善教、樂教、胸有抱負,學生會學、樂學、多元發(fā)展的良好校園文化氛圍。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民主化、科學化的管理體制。工作中將以科研為先導,努力探索《新課標視野下的生本課堂構建》,通過課題的實踐研究,打造“美妙課堂”,早結碩果。 辦學規(guī)模:已于2011年9月正式開學,學校初期在蘇州實驗中學科技城校內。從一年級開始招生,逐年增加,目前有一、二年級四個班。將來新學校的建設規(guī)模為6軌,36班?! 熧Y配置:逐年招聘省、市內優(yōu)秀教師?! √K州科技城實驗小學校將在區(qū)教育文體局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帶著科技城管委會領導的希望,帶著家長的祝愿,在蘇州科技城這座綠色、智慧之城揚帆啟航:對孩子來說,是成長歷程中一個全新的起點;對老師來說,是又一段輝煌事業(yè)的開始;對學校來說,它所引領的,必將是科技城實小燦爛的每一天! 我們堅信:學校有來自各方的優(yōu)秀教師,有科學發(fā)展的正確指引,未來必將能建設一個美好校園、活力校園、魅力校園!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