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東南學校是經福州市教育局批準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學校。學校位于 324 國道(福廈公路)福清市漁溪鎮(zhèn)鎮(zhèn)政府旁,南接古城泉州,北連省會福州,交通便捷。校園占地面積 300 余畝,環(huán)境優(yōu)雅。 學?,F(xiàn)有在校學生 1000 多人,教職員工 100 多人。學校與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教育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學校實施特色辦學和創(chuàng)新教育,是當前我省一所實施小學、初中、高中教育的高起點、高標準、高素質的準軍事化管理的現(xiàn)代化園林式學校。 ( 福清東南高級職業(yè)中學正在籌建中 )
晉江遠華中學創(chuàng)辦于1996年,地處晉江市西園街道賴厝社區(qū)。校園占地150畝,修建面積約39799平方米,建有講授樓、西席宿舍樓、門生宿舍樓、食堂、辦公嘗試綜合樓以及400米標準活動場。黌舍大力改良育人環(huán)境,校園內花圃犬牙交錯,四時飄香,長年常綠,氣勢新奇,是一所“花圃式校園”。 黌舍現(xiàn)有26個講授班、門生1235人,教職員工62人,兼任西席達標率達100 %。黌舍辦學前提按福建省樹模初中校高標準配齊,多媒體電課堂、電子備課室、語音室等各種公用課堂包羅萬象,黌舍還構建了“校園局域網(wǎng)”、“有線電視網(wǎng)”?!↑Z舍自創(chuàng)辦以來,把“對峙三個面向,貫徹教誨目標,安身村落實際,推動本質教誨”作為辦學指導思惟,建立了“謙恭、守紀、勤奮、創(chuàng)新”的校訓,重視“三風”扶植,扶植“竟、凈、靜”的校園文明糊口特性。當真貫徹黨和國度的目標政策,以“愛我遠華、好學奮志”來加強愛校教誨依法辦學,嚴格辦理,踏實推動新課程鼎新。以爭創(chuàng)全省一流初中校為目標。以德為首,抓德促智,全面實施本質教誨。嚴格講授通例,展開課題研討?,F(xiàn)有4個晉江市級重點課題,1個市級課題立項。課題研討為課改實施供應了新的平臺,經由過程課題的會商研討既進步了西席的實際程度,又為課改嘗試供應了強無力的實際根本。黌舍還按課程打算要求,主動展開研討性學習活動和校本課程開辟,展開研討性學習已獲得開端效果,此中張翔鵬同窗撰寫的《中門生轉筆征象》研討性學習小論文榮獲第十八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二等獎。黌舍連絡辦學特性,由科協(xié)開辟了第一本校本課程《小科技活動》?,F(xiàn)有校本科程《語文名著導讀》、《走進西方文明》、《防震減災》、《興趣數(shù)學》等。 黌舍“科技教誨”和“射箭”辦學特性獲得了優(yōu)良成績。插手天下無線電測向錦標賽、天下帆海模型比賽、泉州市航空航模比賽、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等比賽中有200多人次獲得男、女天下、省、市1、2、三等獎及個人1、二名。成績斐然。黌舍建立了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晉江市射箭練習基地,主動展開青少年射箭練習活動,并獲得了驕人的成績。在泉州市第七屆市活動會、2005年泉州市青少年射箭錦標賽、天下射箭重點黌舍錦標賽中獲得33枚金牌。 近四年來,黌舍辦學效益明顯,中考成績凸起,比賽成績斐然。在各級各種比賽中,計有469人次獲得國度、省、市級各種小我獎項及51個個人獎項,比賽成績在同類黌舍中首屈一指。幾年來的辛苦耕耘,黌舍前后獲得“福建省樹模初中校”、“天下射箭重點校”、“天下科普創(chuàng)新樹模校”、“福建省電腦機器野生作室”、“泉州市本質教誨事情先進校”、“泉州市綠色黌舍”、“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誨樹模校”、“泉州市依法治校樹模校”、“泉州市綠色黌舍”、“泉州市依法治校樹模校”、“泉州市專業(yè)體育練習先進單位”、“泉州市第六屆全民健身先進單位”、“泉州市少先隊事情金獎單位”、“泉州市優(yōu)良教工之家”、“晉江市2002-2004課改事情先進單位”等名譽稱呼。歷屆畢業(yè)生在中考中高居晉江市前線,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分歧贊譽。
沙溪中學創(chuàng)辦于1958年,原先為農業(yè)初中班,1960年定名為仙游縣沙溪農業(yè)中學,1971年初,學校與郊尾中學合并,改名為“郊尾中學沙溪分校”。 1980年2月,經教育局批準,“郊尾中學沙溪分校”改名為“仙游縣沙溪初級中學”。 學校占地面積24畝,建筑面積4千多平方米,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教學設施基本完善?,F(xiàn)有教學樓一幢,共計教室20間。電腦室一間,電腦60臺。教工宿舍樓2幢,學生宿舍樓共15間,在建學生公寓一幢,預計在09年9月投入使用。有學生1023多人,教職工總數(shù)52人,專任教師49人,本科及以上32人,中學高級教師4人,中學一級教師21人,中學二級教師21人,縣級及以上骨干教師13人。
土頭中學,創(chuàng)辦于1992年8月,座落于興化灣畔,毗鄰于后海墾區(qū),背枕青山,面臨藍溪,花香鳥語,風光旖旎,是莘莘學子求知怡然的樂園。學?,F(xiàn)有教職工60人,其中中、高級教師30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市級骨干教師5人,區(qū)級骨干教師8人,學生1000多人(其中寄宿生700多人),是一所師資實力雄厚,辦學規(guī)模較大的初中校。新班子上任后,秉承先進辦學理念,引領教育潮頭,內抓質量,外樹形象,改革管理制度,整頓教師隊伍,強化德育管理,狠抓教學常規(guī)。 “秀嶼區(qū)文明學校”, “平安校園”, “莆田市綜合素質評定優(yōu)秀學校”等榮譽名至實歸,如今又被區(qū)確定為 “省級農村合格校”申報學校,今年中招定向人數(shù)位居全區(qū)之首。目前,學校占地面積38畝,擁有教學樓一幢,其中設有多媒體教室、閱覽室、圖書館、理化生實驗室及相應的儀器室、準備室,還設有電腦、音樂、美術等專用教室。在上級撥款、社會各界和鄉(xiāng)賢的捐資助學的熱潮推動下,3月份投入12萬元,全市唯一一家學校自己經營,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新食堂,期初已投入運營(食堂設施齊全,服務周到,飯菜花樣多,同時免費向寄宿生提供營養(yǎng)早餐);一幢四層共1200平方米,具有抗強地震,設備現(xiàn)代化的學生宿舍樓已拔地而起,7月份將投入使用;綠樹映襯中的名人雕像肅然而立,令人倍感振奮;校門口的礪志碑正在籌建之中。今年暑假,學校還將充分利用上級20萬元資金,更換教室門窗及課桌椅。一幢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綜合樓正在醞釀籌建。不久,一座現(xiàn)代化、花園式的初中校將在父老鄉(xiāng)親面前展開笑顏。
閩清二中座落在著名僑鄉(xiāng)閩清縣坂東鎮(zhèn),背倚柯洋山麓,面臨梅溪秀水,地勢得天獨厚。校園面積132畝,建筑面積22812平方米,高低錯落,綠樹成蔭。教育中心大樓、教學樓、實驗樓、許剛圖書館、園丁樓、教師公寓、學生宿舍樓、食堂大樓嬌姿紛呈,田徑場及各類球場坦蕩寬廣,與古老的崇文學堂、文泉書院以及蒼松、桂花、樟樹、榕樹、白玉蘭等層層林木交相輝映,是個成才的好地方。學校最早名為崇文學堂,創(chuàng)辦于1783年,經文泉書院、文泉中學、五十年代的閩清中學至閩清二中已歷二百多年,可謂源遠流長。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和正確領導下,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發(fā)生了歷史性巨變,繼往開來,譜寫出更加燦爛的篇章。在不斷演進和變革中,歷經幾代人的辛勤耕耘熔煉了"文明、勤奮、求實、創(chuàng)新"的良好校風。1991年學校成為集光榮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特色于一身的省重點中學,數(shù)以萬計的學子正在社會各個領域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頗享盛譽。近年來,學校辦學條件日臻完善,新建了實驗樓、女生宿舍樓,裝修了師生食堂,添置了120臺電腦,裝備了多媒體教室、理化生實驗室,滿足教學需要。為了進一步改善硬件,學校將通過政府投資、學校自籌、各方捐助等方式,擬建設下列項目:重修文泉書院、興建男生宿舍樓、250米塑膠環(huán)形跑道、文泉教育中心大樓后期工程、文泉公園,并逐步實現(xiàn)教學設施的標準化建設,加大綠化美化校園的投資力度,使校園更加美麗。學?,F(xiàn)有在職教師165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42人、中級85人)。學校領導班子堅強有力,勇于開拓;教職工愛崗敬業(yè),認真教書、精心育人。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堅持德育首位,五育并舉,面向全體,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特長的辦學目標,加強常規(guī)管理,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效。2011年2月5日閩清二中·文泉校友會成立大會在閩清二中隆重召開。300多名校友代表、特邀嘉賓齊聚學生會堂,享受重聚的喜悅,共話閩清二中發(fā)展大計。廣大校友紛紛表示,愿意為二中發(fā)展慷慨解囊,決定成立文泉中學教育基金。一方面用于改善辦學條件,一方面用于提高全體教師的基礎福利,并對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進行獎勵,以及對家庭困難的學生進行生活補助。日前,學校明確了定位:做強初中,鞏固高中,特色發(fā)展。今后的目標是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大力整治校風校紀,著力提高教學質量,努力提升辦學水平,把二中辦成群眾滿意、學生信任、社會認可的與同類學校有一定競爭力的名符其實的一所達標完全中學。二百多年來,閩清二中的發(fā)展壯大過程,無不沐浴著先賢的心血和黨的陽光雨露,飽含著海外愛國僑胞的關愛深情,凝聚著園丁的心血與汗水。閩清二中前景廣闊,生機盎然。目前,全體師生正滿懷信心,與時俱進,再創(chuàng)新的輝煌。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關于華圖
新手指南
網(wǎng)站產品
公眾號
視頻號
備考群
投訴建議:
電話:400-8989-789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