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師招聘中國美術(shù)史—先秦美術(shù)試題3

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4-10-14 13:26 江西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11.【答案】B

【解析】據(jù)相關(guān)文獻記載,目前海內(nèi)外博物館中收藏的《青銅象尊》已發(fā)現(xiàn)五件。其中商代象尊三件,西周象尊和不明年代象尊各一件,均為“鎮(zhèn)館之寶”的館藏文物。商代青銅象尊中,以1975年湖南省醴陵市獅子山出土,現(xiàn)藏于湖南省博物館的“商象形尊”最為珍貴。其高22.8、長26.5厘米。尊蓋已失,橢圓形尊口開于象背之上。故本題選B。

12.【答案】D

【解析】春秋時期漆器工藝存在著南北兩個系統(tǒng)。已知北方春秋漆器中最早的實物為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所出土的漆豆和漆盤。每件豆的盤壁內(nèi)外都有6個蚌泡,這是商與西周傳統(tǒng)工藝的延續(xù)。鑲嵌工藝在北方漆器的制作中普遍運用,從裝飾紋樣看,春秋時期的北方漆器基本沿襲了西周的青銅器紋飾。故本題選D。

13.【答案】B

【解析】禮器是古代中國貴族在舉行祭祀、、征伐及喪葬等禮儀活動中使用的器物。用來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級與權(quán)力。是統(tǒng)治階級用以區(qū)別尊卑等級的器物,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比如西周時期的祭祀用鼎制度為: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庶士三鼎。也有一些用于統(tǒng)治階級祭祀的青銅器,被稱為“禮器”,其技術(shù)水平和藝術(shù)成就最高。(出自贛美版初中教材八年級下冊第1課《中國古代工藝美術(shù)欣賞》)故本題選B。

14.【答案】B

【解析】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古代墳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隸的模擬品。中國古代墳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隸的模擬品。東周墓中出現(xiàn)漸多,秦漢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漸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時期。俑的質(zhì)料以木、陶質(zhì)最常見,也有瓷、石或金屬制品。宋朝以后紙明器開始流行,陶、木、石質(zhì)的俑開始漸漸減少。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樂、士兵、儀仗等,并常附有鞍馬、牛車、庖廚用具和家畜等模型,還有鎮(zhèn)墓勝的神物。俑大多真實地模擬著當時的各種人物,因而可以考見當時社會的生活習俗,也是研究各代輿服制度的重要資料。俑還可以反映出各個時代雕塑藝術(shù)的水平。故本題選B。

15.【答案】C

【解析】《人物御龍帛畫》1973年在湖南省長沙市子彈庫一號墓出土,也屬于葬儀中引導墓主人升天這一類祈禱性作品,畫面中心繪一有胡須的男子,側(cè)身直立,身配寶劍,手執(zhí)韁繩,駕馭著一條巨龍正向天國飛升。龍頭高昂,身平伏呈舟形,翹起的尾上立一只鷺,圓目長嘴,頂有翰毛,仰首向天。畫中人物上方有一輿蓋,三條飄帶隨風拂動。繪者較好地把握了從細微的局部來烘托主題,畫中龍、人物均面向左,而人物的飄帶、輿蓋上的飾物則向右,表現(xiàn)出種較強的方向性和人御龍出行時的動感。畫中部分還偶用了金白粉彩,它為我們了解那些金碧輝煌的楚國壁畫提供了一定的實證。這幅帛畫是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使用金的粉彩的作品,人物用流暢的線條勾描,再施以平涂和渲染,畫中龍、鷺、輿蓋基本用白描勾勒,表現(xiàn)出繪者純熟的繪畫技藝和對狀物的精心細致的觀察。故本題選C。

關(guān)注公眾號

推薦閱讀:

教師招聘資格審查

教師招聘面試時間

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教師招聘資格復審名單

責任編輯:欣欣

教師教育網(wǎng) 教育信息網(wǎng) 人事考試網(wǎng)

>>更多江西相關(guān)信息/資料查看

江西教師招聘生物學科知識試題21江西教師招聘生物學科知識試題20江西教師招聘生物學科知識試題19江西教師招聘生物學科知識試題18江西教師招聘生物學科知識試題17江西教師招聘生物學科知識試題16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lǐng)?。?/p>

咨詢

選課報班

備考資料預約

每日一練

考試資訊

教師招聘考試匯總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