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1-09 10:03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教學目標
1.闡明質膜具有選擇透過性;舉例說明有些物質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舉例說明大分子物質可以通過胞吞、胞吐進出細胞。
2.從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出發(fā),理解物質通過主動運輸、胞吞與胞吐方式進出細胞,以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活動。
3.結合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說明某些疾病的成因,宣揚健康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主動運輸的方式;被動運輸與主動運輸的區(qū)別;胞吞與胞吐的方式。
難點:被動運輸與主動運輸的區(qū)別。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多媒體展示材料:①人體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中碘離子的濃度比血液中高20~25倍。②人紅細胞中K+的濃度比血漿高30倍;③輪藻細胞中K+的濃度比周圍水環(huán)境高63倍。然后提出問題:這些物質為什么能逆濃度運輸?這些離子的運輸都是被動運輸嗎?從而得出物質除了能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外,也可以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的結論,進而引出主動運輸,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新授
環(huán)節(jié)一:主動運輸
1.教師使用多媒體動畫演示主動運輸的過程,引導學生觀察,分小組討論,根據所提供的信息總結出主動運輸的特點。
學生通過物質運輸方向、是否跨膜、是否需要載體蛋白或通道蛋白、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四方面進行總結。并完成被動運輸與主動運輸的比較表格。
師生互動,共同總結主動運輸的特點:
2.教師引導學生完整的概括主動運輸的概念。
學生匯報:物質逆濃度梯度進行跨膜運輸,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
3.教師講解:在生物體中,很多的物質運輸都是通過主動運輸進行的。引導學生說出一些主動運輸的例子,然后思考主動運輸的意義。
學生思考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進行補充,最后得出結論:像大多數的離子,以及氨基酸等物質進出細胞,主要是通過主動運輸。主動運輸利用了能量,所以可以保證細胞根據自身的需要,主動地選擇吸收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這正是主動運輸的意義所在。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