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1-08 13:56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說教材
《遺傳信息的翻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節(jié)《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第二課時的內容。本節(jié)課是在上節(jié)課遺傳信息轉錄的基礎上,對基因表達的進一步延伸和深化。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為學習遺傳物質的改變等后續(xù)課程奠定基礎,對學生了解生物學的動向,關注生物學的發(fā)展,激發(fā)其對生物學強烈的研究興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節(jié)教材的特點之一是插圖多而且復雜。插圖包括結構示意圖、化學組成區(qū)別圖、轉錄過程流程圖、翻譯過程流程圖和一個mRNA分子上的多個核糖體同時合成多條肽鏈示意圖等。能否處理好教材中的插圖,是本節(jié)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基于以上對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依照《新課程標準》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遺傳信息的翻譯,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2.能夠基于事實和證據采用適當的科學思維方法揭示遺傳信息的轉錄過程以及RNA適于做DNA的信使的原因。
3.通過觀察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圖,培養(yǎng)識圖、析圖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4.形成關愛生命、敬畏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情感。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概述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比較DNA復制、轉錄和翻譯三者的不同點;理解遺傳信息與“密碼子”的概念。
教學難點:運用數學方法,分析堿基與氨基酸的對應關系。
二、說學情
新課改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為了科學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jié)設定的教學目標,學情分析很有必要。
從學科知識體系看,初中生物課已經涉及了有關DNA、基因、染色體核蛋白質的基本概念,對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能夠決定生物性狀有簡單的介紹,但沒有涉及基因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已指出: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者、主要執(zhí)行者。但沒有對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的詳細過程進行講解。這些都將是我在教學中重點關注的問題。
三、說教法
生物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思維,發(fā)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诒竟?jié)課的特點:抽象性強、基礎性強,我主要采用多媒體演示法。運用多媒體展示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動畫來幫助學生理解基因的表達。同時應用講述法、談話法、比較法、指導讀書法等,引導學生思考一系列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
四、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jié)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構建發(fā)現式學習方法。下面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