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高中美術《書為心畫——中國書法》說課稿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1-03 10:57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來應聘高中美術老師的xx號考生,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書為心畫——中國書法》。(轉身板書寫課題)。下面我先說第一部分:說教材。

一、說教材

我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這三個方面來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書為心畫——中國書法》是人教版高中美術鑒賞第五課,屬于美術鑒賞模塊。本課教材主要以鑒賞書法作品的方法,引導學生從藝術作品入手,認識和了解鑒賞書法作品應該從筆法、結體、章法、墨法四個方面來進行分析。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對中國書法有進一步的認識,增添了對中國書法的興趣。

根據對教材地位與作用的分析,結合本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了解書法藝術的鑒賞方法,掌握從筆法、結體、章法、墨法幾個角度鑒賞書法作品,能夠結合作品內容、創(chuàng)作背景等體會作者思想。

2.觀察書法作品當中單個文字的筆法、結體,欣賞古代書法大家的藝術作品,從整體上分析章法和墨法,并結合資料從內容和背景深入了解書法作品深層次的意蘊,體會作者的精神世界。

3.感受書法藝術的形式美感,更加熱愛書法藝術。

依據以上對于教材內容與作用的分析以及對于教材目標的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我認為本課的重點是鑒賞書法作品中筆法、結體、章法、墨法的藝術特點。難點是從多個層面分析書法作品,理解“書為心法”的概念。

二、說學情

奧蘇伯爾認為:“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據此進行教學。”因而在教學之始,必須關注學生的基本情況。

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更強的探究精神,思維比較活躍,見解獨到,對生活有著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他們對于藝術作品的理解和創(chuàng)作有更深層次的求知欲。作為教師應當面向全體學生,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傳授相應的美術知識。

三、說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自始至終貫穿著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法、競賽法、情感交流法、啟發(fā)引導法,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主動探究,其中為了解決教學重、難點,運用了欣賞法和評價法引導學生探尋書法作品中藝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并在實例的引導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

學生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聽課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積極地與教師互動交流,充分地發(fā)揮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我將引導他們通過自身的體驗與合作交流的過程達到對知識的掌握,培養(yǎng)主動探索和自主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從導入、新授、課堂練習、展示評價和小結拓展等幾個環(huán)節(jié)說我的教學過程。我設計的教學程序如下:

(一)導入新課

每節(jié)新授課的導入猶如一場精彩的演出。上課初始,教師出示不同書體的“書法”二字,提出問題:你在圖中都看到了哪兩個字?分別是用哪種書體進行書寫的?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從最早的甲骨文到之后的秦統(tǒng)一文字為篆書再到我們所知道的隸書、草書、行書、楷書,這些漢字在演變的過程中慢慢從最初的記錄功能轉向了具有一定審美價值的藝術作品,那么不同書體的美感又是如何體現,我們又該如何去欣賞呢?今天,我們一起回顧我國近千年的書法藝術。引出課題《書為心畫——中國書法》。

(二)講授新課

在新授環(huán)節(jié)我將以招聘解說員串起本課,圍繞認識書法的筆法、結體、章法、墨法等幾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展開:

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生嘗試選擇一種書體在宣紙上摹寫,思考問題:在行筆過程中,主要產生了哪幾種筆法?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毛筆筆毫柔軟,所以行筆的速度、力量不同會產生線條豐富的變化。筆法可以分為平動、提按、絞轉三種。平動,在書寫過程中,筆與紙距離不變,沒有上下運動。提按,筆有上下運動,有提有按。絞轉指書寫時,筆在紙面旋轉運動。

教師進一步出示五張圖片五個字分別對應了哪一種書體?(篆書“南”、隸書“中”、楷書“唐”、行書“增”、草書“亭”)字中的線條分別對應了哪些筆法?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不同的字體在書寫的過程中,藝術家的用筆也會發(fā)生變化,小篆主要以中鋒用筆,在書寫過程中,筆鋒處于筆畫的中間部位,其筆法以平動為上??瑫碗`書兼有平動,提按的筆法,筆畫形態(tài)不斷豐富。行書、草書、大量使用絞轉,線條活潑多變。

其次,設置問題,發(fā)展學生探究分析藝術風格的能力。教師展示《石鼓文》《張遷碑》《顏勤禮碑》,提出問題:篆書、隸書、楷書在字形結構上有什么區(qū)別?(篆書結體端莊,楷書方正、隸書扁平)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不同書體在結體上有所不同,篆書結體端莊,楷書方正、隸書扁平,在結體上呈現該書體的總體風格。

出示顏體“神”與歐體“神”,討論問題:同種書體之間結構也會有差異嗎?原因是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不同書法家在書寫時會形成不同的個人風格,與書法家的個人經歷、性格有關。

教師出示董其昌《謝惠連雪賦》和徐渭《行草應制詠墨圖》,提出問題:兩件作品在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章法,變化中追求統(tǒng)一)②這樣的布局排列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謝惠連雪賦》總體較為規(guī)整,《行草應制詠墨圖》布局隨意自在,每個字都有基本的結構法則,字與字、行與行的組合又形成整篇的結構。

提出問題:除了布局形式之外,兩幅作品在墨色的使用上分為幾種?不同的墨色所帶來的視覺效果上的差別是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用墨有濃淡之分,一般篆書、隸書、楷書多用濃墨,給人以筆沉、力度充沛的感覺,淡墨常用于草書、行書,給人淡雅雋秀、清新飄逸的感覺。除了濃淡,古人還用“枯”和“潤”來形容墨法,枯筆來自干墨,潤與枯相對,點畫中微微濕潤暈化。

(三)評述交流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習整體賞析藝術作品。創(chuàng)設情境,帶領同學們一起來到博物館觀看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請同學們作為講解員介紹作品。

學生運用文字的形式進行評述,并與大家分享。教師總結:顏真卿是唐代書法家,他的侄子顏季明死于安史之亂,《祭侄文稿》是在其靈前極度悲憤中寫下的,從最初章法工整到后面越發(fā)凌亂,一瀉千里,情之所至。該作品被人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四)小結作業(yè)

在課程即將結束時,以提問的方式,回顧這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師生共同總結五大書體的書體特征及欣賞方法。將書法引入生活體會今天的藝術家書法當中的形式美感和精神世界。

以談話和提問等方式總結這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暢談對這節(jié)課的收獲,教師及時補充,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避免教師枯燥地總結,增強課堂學習效果。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夠加深學生對本課知識的記憶。條理清晰,良好的觀感也能夠給人美的感受,讓學生學得更輕松。因此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0

關注公眾號

推薦閱讀:

教師招聘面試公告

教師招聘面試名單

教師招聘成績查詢

教師招聘成績查詢時間

責任編輯:欣欣

教師教育網 教育信息網 人事考試網

>>更多教師招聘通用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教師招聘考試答辯:激勵與批評都是一種教育手段,你傾教師招聘考試答辯:“在集體中進行教育”是誰的教育思教師招聘考試答辯:說課和講課有什么區(qū)別,你是怎么看教師招聘考試答辯:做班主任吃虧嗎?教師招聘考試答辯:談你對兒童教育的見解?教師招聘考試答辯:如何處理遲到的學生?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取?

咨詢

備考資料預約

  • 省份
  • 市區(qū)
  • 考試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