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10-21 14:29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試題示例】
請認真閱讀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落花生
我們家的后園有半畝空地,母親說:“讓它荒著怪可惜的,你們那么愛吃花生,就開辟出來種花生吧。”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施肥,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獲了。
母親說:“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獲節(jié),請你們父親也來嘗嘗我們的落花生,好不好?”母親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還吩咐就在后園的茅草亭過這個節(jié)。
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父親說:“你們愛吃花生么?”
我們爭著答應:“愛!”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姐姐說:“花生的味兒美。”
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
我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一樣,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我們談到深夜才散?;ㄉ龅氖称范汲酝炅?,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簡析這篇課文的寫作特點及教學價值。(10分)
(2)如何指導五年級學生學習文本,試擬定教學目標。(8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22分)
【參考答案】
(1)課文的寫作特點:《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描寫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jié)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贊美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教學價值:教學價值是評價一堂課好壞的重要標準,本堂課的教學價值體現(xiàn)如下:首先,教學本文能讓學生學習到語文基礎知識,例如生字詞的講解,能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其次,本文的一大寫作特色是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因此,本文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引導學生對寫作手法進行積累,從而提高其寫作能力;最后,閱讀課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進行審美體驗,《落花生》這篇文章蘊含深刻的道理,因此,教學本文不僅能夠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句子,也能幫助學生了解如何借助事物寄寓道理,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2)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會認、會寫本文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理解父親對花生的贊美。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分角色朗讀、合作探究的方式,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理解文中“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合作、閱讀和鑒賞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質。
(3)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fā)興趣
教師課件出示花生的圖片,提問:為什么叫落花生呢?(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解題: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鉆到土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落花生不僅是農作物的名字,也是作者的筆名。作者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呢?帶著這個問題,今天就讓我們繼續(xù)走進文中,走進許地山的童年時光。
【設計意圖】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營造和諧的氛圍,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這樣的設計,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以此為切入點,直接引出新課。達到“課未始,興已濃”的效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解決字詞
1.自主探究:學生自讀,讀通句子,對不懂的詞句借助工具書或與同桌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反饋:教師檢查學生掌握情況,引導學生理解字詞含義。如:開辟——開拓擴展,文中指把原來荒著的地開墾出來。愛慕——喜歡羨慕;喜愛傾慕。
責任編輯:張欣
上一篇: 教師資格證中小幼筆試中國古代書法成就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