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國考幼兒《綜合素質》模擬題及解析(75)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9-24 09:25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1.【答案】B

【解析】《綱要》第二部分第三章中明確提出“普及學前教育”,指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學前兩年教育,有條件的地區(qū)普及學前三年教育。重視0~3歲嬰幼兒教育。同時把發(fā)展學前教育納入城鎮(zhèn)、新農村建設規(guī)劃,要求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家庭經濟困難的幼兒入園給予財政補助。提高農村學前教育普及程度,著力保證留守兒童入園等。故本題選B。

2.【答案】A

【解析】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章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全社會應當樹立尊重、保護、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風尚,關心、愛護未成年人。故本題選A。

3.【答案】D

【解析】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法律的規(guī)定,義務教育和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教育必須做到“兩個全面”,即“全面發(fā)展”和“面向全體(學生)”。所謂“全面發(fā)展”主要指要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都得到發(fā)展,在身體、心理和精神等方面都能健康成長。所謂“面向全體”就是應當為所有學生的發(fā)展提供全面的教育,從而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和整體國民素質的全面提高服務。故本題選D。

4.【答案】C

【解析】我國長期采用的一種便于農事的傳統(tǒng)歷法叫作農歷。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jié)氣,分列在十二個月中,用來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每個月有兩個節(jié)氣。二十四節(jié)氣的名稱和順序為: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其中小滿指麥類等夏熟作物此時顆粒開始飽滿,但未成熟。芒種指麥類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可以收藏種子。故本題選C。

5.【答案】D

【解析】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時,常用“家”“舍”等謙詞。“家”是對別人稱比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屬時用的謙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謙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親屬,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故本題選D。

6.【答案】A

【解析】在中國名山中,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被稱為五岳。故本題選A。

7.【答案】B

【解析】人們統(tǒng)稱60 歲以上的人為耆年。較具體地說:60歲稱為花甲之年、耳順之年、還鄉(xiāng)之年;70歲稱為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國之年;80、90歲稱為朝杖之年、耄耋之年;100歲稱為期頤之年。故本題選B。

8.【答案】B

【解析】昆曲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發(fā)源于元末明初蘇州昆山的曲唱藝術體系,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的表演藝術,現(xiàn)在一般亦指代其舞臺形式昆劇,素有“百戲之母”的雅稱。故本題選B。

9.【答案】A

【解析】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紙神”。故本題選A。

10.【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高科技領域的成就。張衡制造“地動儀”不屬于高科技領域的成就,故本題選A。

關注公眾號

責任編輯:張欣

教師教育網(wǎng) 教育信息網(wǎng) 人事考試網(wǎng)

>>更多教師資格證國考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學前教育目標的核心是( )孕媽媽觀看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當電影開始播放到在蒙臺梭利的感覺教育中,感官訓練最為重要的是( )豆豆聽到兒歌《拔蘿卜》,就立馬能想起以前老師教過這幼兒園語言教育目標的分類結構可以劃分為傾聽、表述、下列描述中,不屬于教師職責的是( )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咨詢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