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格證筆試中學中國美術史必做10題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9-17 14:27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1.新石器的繪畫藝術中仰韶文化中的( )類型的陶器多繪有魚紋圖案。

A.廟底溝 B.石嶺下 C.半坡 D.半山

2.如圖,該雕塑作品位于( )。

A.重慶大足 B.甘肅麥積山 C.山西云岡 D.甘肅敦煌

0

3.提出“傳神寫照,正在阿堵”的畫家是( )。

A.顧愷之 B.曹不興 C.曹仲達 D.閻立本

4.下面哪幅作品是屬于東晉顧愷之的作品( )。

A.《女史箴圖》 B.《秋風紈扇圖》 C.《搗練圖》 D.《游春圖》

5.明末畫家董其昌曾說“文人畫畫,自王右丞始……”其中“王右丞”指的是( )。

A.王蒙 B.王原祁 C.王洽 D.王維

6.中國古代繪畫理論中,“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中“造化”指的是( )。

A.人物 B.自然 C.建筑 D.靜物

7.唐朝文化藝術在歷史上達到—個頂峰,下列不屬于唐朝繪畫成就的是( )。

A.《步輦圖》 B.《韓熙載夜宴圖》 C.《虢國夫人游春圖》 D.《簪花仕女圖》

8.關于《清明上河圖》不正確的說法是( )。

A. 北宋民俗畫 B.作者為張擇端 C.紙本設色 D.長卷形式

9.北宋時期,在徽宗趙佶的支持下由官方編撰的畫譜是( )。

A.《歷代名畫記》 B.《宣和畫譜》 C.《芥子園畫譜》 D.《石竹齋畫譜》

10.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林泉高致》提出的“三遠”是( )。

A.高遠 B.深遠 C.長遠 D.平遠

【答案與解析】

1.選C

【解析】仰韶文化彩陶分為半坡類型與廟底溝類型。半坡類型的代表作品主要有《三魚紋彩陶盆》、《人面魚紋彩陶盆》,都有魚紋的出現(xiàn)。

2.選C

【解析】圖中作品為云岡石窟第20窟摩崖坐佛造像。

3.選A

【解析】顧愷之的繪畫注重表現(xiàn)人物精神面貌,尤其重視眼神的描繪,一反漢魏古拙之風,專重傳神,點睛最妙。據(jù)記載,他作畫數(shù)年不點眼睛,人問其故,他回答“四體妍蚩本無關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認為繪畫中人物形體的美丑對繪畫的意義不是最緊要的,而傳神的關鍵是描繪眼睛。

4.選A

【解析】B作者是唐寅,C作者是張萱,D作者是展子虔。A符合題干要求。

5.選D

【解析】文人畫興起于宋朝,故文人畫之始必定在宋朝之前,而ABC中的人物均為元代之后的畫家,所以可以判定是D。

6.選B

【解析】“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畫家張璪所提出的藝術創(chuàng)作理論。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內(nèi)心的感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說藝術創(chuàng)作來源于對大自然的師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夠自動地成為藝術的美,對于這一轉化過程,藝術家內(nèi)心的情思和構設是不可或缺的。

7.選B

【解析】《韓熙載夜宴圖》為五代時期顧閎中的繪畫作品。

8.選C

【解析】《清明上河圖》寬25.2厘米,長528厘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漢族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描繪當時清明時節(jié)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jīng)濟情況的寫照。故此題選C。

9.選B

【解析】A是唐代張彥遠的繪畫史論著作,C、D均為明清時期出現(xiàn)的繪畫教材,《宣和畫譜》中“宣和”二字就是宋徽宗的年號。選B。

10.選C

【解析】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對三遠法下過這樣的定義:“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三遠法,就是一種時空觀,以仰視、俯視、平視等不同的視點來描繪畫中的景物,打破了一般繪畫以一個視點,即焦點透視觀察景物的局限。

關注公眾號

責任編輯:郭爽

教師教育網(wǎng) 教育信息網(wǎng) 人事考試網(wǎng)

>>更多教師資格證國考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初中生齊某與同學方某有矛盾,齊某多次放學后攔截并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 )是教師個體專業(yè)不斷發(fā)展的歷程,是教師通過努力以下教學用語不符合現(xiàn)階段教育理念的李老師為了貫徹素質教育的觀念,在班級中組織了古詩詞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取?

咨詢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