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9-03 09:43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8.2010年發(fā)行的首套宣紙材質(zhì)的郵票《中國古代書法一行書》,被稱為國家名片與國寶藝術(shù)的完美結(jié)合,彰顯了宣紙千年,墨潤萬變的獨特魅力。下圖中屬于該套郵票的是( )。
9.唐朝時,中日文化交流最杰出的使者是( )。
A.張騫 B.玄奘 C.鑒真 D.甘英
10.元朝時直接負責管轄臺灣的機構(gòu)是( )。
A.中書省 B.行中書省 C.澎湖巡檢司 D.宣政院
【參考答案】
1.D
【解析】新的課程體系包括幼兒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職業(yè)教育不屬于其中。故本題選D。
2.A
【解析】教育改革涉及觀念的變革、實踐的拓展等環(huán)節(jié),但改革的起點是觀念上的變革,思想觀念具有先導作用,真正實現(xiàn)教育觀念上的變革,是教育改革的起點和依據(jù)。故本題選A。
3.C
【解析】“師者,人之楷模”,強調(diào)的是教師工作具有極大的示范性特點,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做到高度自覺,自我監(jiān)控,以良好的言行感染、影響學生,身教重于言教。故本題選C。
4.D
【解析】有些偶發(fā)事件,學生多半是頭腦發(fā)熱,情緒不穩(wěn),很難心平氣和地接受教育,甚至會產(chǎn)生更嚴重的逆反情緒,使局面難以收拾;而老師容易心理失衡,缺乏充分的心理準備和冷靜的分析,如果貿(mào)然進行“熱處理”,難免發(fā)生失誤或難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D項的處理方式,使一場“龍虎爭斗”平息了下來,既避免了事態(tài)的激化,又沒有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更主要的是讓學生自己解決糾紛,更體現(xiàn)了這位教師的現(xiàn)代教育意識。故本題選D。
5.D
【解析】老師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糾正其錯誤。居高臨下的嚴肅批評,往往使學生很難接受;幽默化解,不但不會損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覺得老師給我留了“面子”,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是在提醒自己,從而徹底改正自己的缺點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這會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故本題選D。
6.A
【解析】因為陰文印的文字是凹陷下去的,印泥粘在文字的周圍,因此文字周圍帶有印泥,而文字由于是陰文凹陷下去,所以印出來的字是白底。再根據(jù)字的布局排列順序。答案A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
7.D
【解析】中國書法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種書體,其中最具有寫意性的是草書。選項A屬于行書,B屬于隸書,C屬于篆書,D屬于草書。故本題選D。
8.C
【解析】A項隸書,B項楷書,D項草書,C項行書。題干描述說是行書。故本題選C。
9.C
【解析】張騫是漢朝出使西域的使者;唐朝玄奘促進的是中印文化的交流;甘英在漢朝時出使西域促進了中國對西亞各國的認識。唐朝鑒真東渡日本,促進了日本佛學、醫(yī)學、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故本題選C。
10.C
【解析】元朝時,祖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政治關系有了新的發(fā)展,在澎湖設立巡檢司,元朝通過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臺灣列島。故本題選C。
責任編輯:郭爽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