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7-24 16:10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參考答案】
1.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理論。常見的學習理論有四個流派:行為主義、建構主義、人本主義和認知學習理論。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提出替代性學習的概念,也叫觀察學習,即通過觀察別人而進行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沒有外顯行為。班杜拉認為觀察學習是人的學習的最重要的形式。題干中“孟母三遷”說的是環(huán)境對于人發(fā)展的影響,兒童通過觀察周邊的人進行學習,體現(xiàn)了社會學習理論。其他選項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
2.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短時記憶。短時記憶也稱操作記憶、工作記憶,指的是信息一次呈現(xiàn)后,保持時間大約在20秒左右,最多不超過1分鐘的記憶。短時記憶對刺激信息的編碼方式以聽覺編碼為主,也存在著視覺編碼和語義編碼。故本題選C。
3.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遺忘的學說。常見的遺忘學說有消退說、干擾說、壓抑說和提取失敗說等。題干中長時記憶的遺忘符合D選項。提取失敗說認為遺忘之所以發(fā)生,不是因為存儲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消失了,而是因為編碼不準確,失去了檢索線索或線索錯誤。其他選項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
4.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階段特征。四年級(10~11歲)兒童的思維開始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但其抽象邏輯思維仍需以具體形象為支柱。其他選項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
5.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感覺的一般規(guī)律。感覺對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題干中“月明”導致有些“星星”看不到,符合D選項。A感覺適應是由刺激對感受器的持續(xù)作用而使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B聯(lián)覺是一種感覺兼有另一種感覺的心理現(xiàn)象。C感覺的補償是指某種感覺系統(tǒng)的機能喪失后而由其他感覺系統(tǒng)的機能來彌補。故本題選D。
6.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策略中的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包括復述、精加工和組織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與頭腦中的舊信息聯(lián)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題干中“增加新材料的信息來加深理解”體現(xiàn)了B選項。其他選項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7.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知識直觀的類型。知識直觀的方式有實物直觀、模象直觀、言語直觀三種。沒有感知直觀、空間直觀或表象直觀。故本題選A。
8.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相關法律法規(guī)?!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第九條規(guī)定: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均衡發(fā)展是義務教育的戰(zhàn)略性任務。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義務
教育均衡發(fā)展保障機制,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各項資源。故本題選B。
9.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操作技能的形成階段。操作技能的形成過程包括定向、模仿、整合、熟練四個階段。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固定下來,并使各動作成分相互結合,成為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故本題選C。
10.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元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包括計劃、監(jiān)控、調節(jié)。其中,監(jiān)控策略是指在認知過程中,根據認知目標及時檢測認知過程,尋找兩者之間的差異,以期順利實現(xiàn)有效學習的策略。包括閱讀時對注意加以跟蹤、對材料進行自我提問、考試時監(jiān)控自己的速度和時間等。題干中“帶著問題讀文章”符合B選項。故本題選B。
文章來源于教師招聘網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下一篇: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