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hui.hteacher.net 2020-06-22 14:11 安徽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7.德育
(1)德育及其意義
(2)德育過程
(3)小學德育目標和內容
(4)小學德育的基本原則、方法和途徑
8.班主任工作
(1)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義和作用
(2)小學班集體建設和班級管理
(3)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原則、方法與藝術
(4)小學班級隊活動的策劃與組織、管理
9.學生
(1)學生觀
(2)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其教育
(3)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4)小學生個體差異(認知差異、性格差異等)與教育
(5)特殊兒童的概念、類型及其特殊兒童的教育
10.教師
(1)小學教師的職業(yè)特點
(2)小學教師專業(yè)要求
(3)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階段與途徑
(4)良好師生關系及其構建
11.現(xiàn)代教育技術
(1)教育技術的概念
(2)信息時代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
(3)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4)多媒體認知及其教學原則
(5)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
(6)在線學習平臺與網絡課程
(7)多媒體輔助教學
(8)開放教育資源及其應用
(9)現(xiàn)代遠程教育
(10)教育技術支持下的個性化教學
12.教育研究方法
(1)教育研究的概念和對象
(2)教育研究方法
主要教育研究方法:文獻法、個案研究法、觀察法、訪談法、調查研究法等
(3)教育研究的一般過程
(二)心理學
1.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1)心理發(fā)展的概念、心理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2)心理發(fā)展的理論: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觀與教育、埃里克森的心理發(fā)展階段理論、維果斯基的發(fā)展觀與教育
(3)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小學生認知發(fā)展
(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質、注意的規(guī)律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2)感知覺的概念、感知覺規(guī)律的應用、小學生觀察力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
(3)記憶的概念、記憶品質、記憶過程、記憶規(guī)律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4)思維的概念、思維品質、思維過程、創(chuàng)造性思維及其培養(yǎng)
(5)想象的概念、小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
(6)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
3.小學生情緒、情感、意志
(1)情緒的概念、情緒的種類
(2)情感的概念、情感的種類
(3)意志的概念、意志品質
4.小學生個性發(fā)展
(1)需要的概念、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2)智力的概念、智力理論、智力發(fā)展的個別差異
(3)能力的概念、能力的類型、影響能力形成和發(fā)展的因素、能力的培養(yǎng)
(4)性格的概念、影響性格形成與發(fā)展的因素
5.學習與學習理論
(1)學習的概念、學習分類
(2)學習理論
認知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3)學習動機的概念、學習動機分類、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學習動機激發(fā)與培養(yǎng)
(4)遷移的概念、遷移的種類、遷移與教學
(5)知識學習的類型、知識學習的過程、學習策略
(6)動作技能的概念、動作技能的形成階段、影響動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7)心智技能的概念、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心智技能的培養(yǎng)
5.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標準
(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主要途徑與方法
(3)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4)教師的心理壓力與應對
(三)教育法律法規(guī)
1.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guī)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
《小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改革建設的意見》、《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2035》、《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框架(試行)》、《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安徽省中小學辦學行為規(guī)范(試行)》等
2.教師權利和義務
(1)教師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
(2)國家有關教育法律法規(guī)所規(guī)范的教師教育行為
3.學生權利保護
(1)學生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
(2)未成年人保護與犯罪預防
(3)《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fā)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2018)
(四)課程改革政策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的主要內容
2.《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主要內容
3.課程標準、課程標準的基本框架
4.新課程教學觀、學生觀、評價觀
(五)師德修養(yǎng)
1.教師職業(yè)道德
(1)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范疇
(2)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目標和意義
(3)加強師德修養(yǎng)的原則、途徑、方法
2.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1)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內容
(2) 相關文件、規(guī)定
《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2008年)、《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2019年)、《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2018年11月)、《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yè)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8年修訂)》、《安徽省中職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考核辦法(試行)》(2013年)
四、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閉卷、筆試。
2.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分值120分。
3.主要題型: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材料解析題、案例分析題等。
4.內容比例:學科專業(yè)知識約占70﹪,運用專業(yè)知識能力約占30﹪。
責任編輯:張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