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筆試教綜模擬試題及解析116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4-23 09:33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參考答案】

1.A

【解析】“二部制”是美國進步教育運動的著名教學實驗之一,又叫“雙校制”“葛雷制”“分團學制”,是進步教育運動時期沃特創(chuàng)辦的一種教學形式,即全校學生一分為二,一部分在教室上課,一部分在體育運動場、工廠和商店、禮堂等場所活動,上下午對調。故本題選A。

2.C

【解析】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積極主動的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交往過程中逐步形成、發(fā)展起來的,通過具體行為表現(xiàn)出來并接受實踐檢驗。因此,能動的道德活動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發(fā)展的源泉。故本題選C。

3.C

【解析】教育科學知識又叫條件性知識,指教師必備的教育學、心理學及各科教材教法相關知識,這些知識能夠讓教育者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故本題選C。

4.B

【解析】學校教育是指按照一定的社會教育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對青少年學生施加影響的教育。故本題選B。

5.B

【解析】梁漱溟在中國發(fā)起鄉(xiāng)村建設運動,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他認為,中國的社會問題是由于東西文化相遇,中國文化相形見絀,為應付新環(huán)境而學西洋,結果中國老文化破壞殆盡,中國農村破產崩潰。因此,他主張中國的教育應當立足于自身文化區(qū)吸收西方的現(xiàn)代文明,“創(chuàng)造新文化,救活舊農村”。故本題選B。

6.B

【解析】泰勒在其《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一整套課程編制的過程,主張課程編制要考慮以下四個基本問題:(1)學校應努力達成什么目標(確定教育目標)(2)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xiàn)這一目標(選擇學習經驗)(3)如何有效地組織這些教育經驗(組織學習經驗)(4)如何確定這些教育目標是否達到(評價目標是否得以實現(xiàn))。在論述“組織學習經驗”時,他提出了三個基本原則:連續(xù)性、順序性和整合性。故本題選B。

7.B

【解析】“求放心”是孟子性善論的觀點。孟子認為人生來就具有“善端”,但是這種善端只是提供了“善”的可能,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擴充善性。擴充善性的途徑有兩個:一是“存心養(yǎng)性”,即保持心中的善端;二是“求放心”,即尋求失落的良心。故本題選B。

8.D

【解析】葉瀾認為應該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稱為教育活動的復合主體,而不是平行的雙主體。故本題選D。

9.B

【解析】道爾頓制中教師面向全體學生的課堂講授,廢除課程表和年級制,代之以教師輔導學生按“公約”個別自學。把各科教學內容制成分學期、分月、分周的作業(yè)大綱,規(guī)定每學期、每月、每周應完成的各項作業(yè)及其進度,由學生根據(jù)各科作業(yè)大綱自行學習,自行記載成績表,教師在作業(yè)室擔任指導者。故本題選B。

10.B

【解析】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四種本領:(1)學會認知,即獲取理解的手段;(2)學會做事,即學會實踐和創(chuàng)造,并通過做事獲得知識和能力;(3)學會合作,即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4)學會生存,是前三種學習成果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故本題選B。

推薦閱讀:

教師招聘報名時間

教師招聘報名入口

關注公眾號

責任編輯:郭爽

教師教育網 教育信息網 人事考試網

>>更多教師招聘通用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有了兩信息無處不在,下列不屬于信息的是( )人們通過電話進行交流,主要說明信息的( )特征關于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 )小剛是一名四年級小學生,不愛學習,喜歡打游戲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咨詢

備考資料預約

  • 省份
  • 市區(qū)
  • 考試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