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3-25 09:18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參考答案】
1.B
【解析】此題考查人的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教育啟示,抓住題干“差異性”,所以要因材施教。故本題選B。
2.A
【解析】此觀點出自《論語》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故本題選A。
3.B
【解析】教師的勞動并沒有直接服務于社會,或直接貢獻于人類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教師勞動的結晶是學生,是學生的品德、學識和才能,待學生走上社會,由他們來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體現教師勞動的延續(xù)性。故本題選B。
4.A
【解析】學校在人的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亦在學生的品德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故本題選A。
5.D
【解析】支架式教學最早由維果斯基提出,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兒童的幫助,就像嬰兒學習走路,父母總要給予一定的攙扶,或者提供一個學步車。支架是一種幫助,借助這種幫助,兒童能夠完成那些他們不能獨立完成的任務。教育要以最近發(fā)展區(qū)作為接入的空間,為兒童的學習提供支架,促進兒童有效地學習。題干中,化學老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結合已學過的知識,引導學生逐漸建構“鹽類的水解”的意義,符合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故本題選D。
6.C
【解析】抓住關鍵詞“首先要采取的”,應立即用冷毛巾或冷水袋敷上,減輕疼痛防止傷處腫大。故本題選C。
7.D
【解析】所謂敘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我”)“敘述”自己的研究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經驗研究法指教育工作者利用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獲得的有關教育活動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和情緒體驗進行教育研究的方法。調查研究法是在教育理論指導下,通過運用觀察、列表、問卷、訪談、個案研究及其測驗等方式,搜集教育問題的資料,從而對教育的現狀做出科學分析,并提出具體工作建議的一整套實踐活動。行動研究是指實際工作者(例如,教師)基于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與專家、學者及本單位的成員共同合作,將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主題,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以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研究方法。故本題選D。
8.A
【解析】最近發(fā)展區(qū)是指兒童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成人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獨自解決問題所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維果斯基強調教學不能只適應發(fā)展的現有水平,還應適應最近發(fā)展區(qū),提出“教學應當走在發(fā)展的前面”最終跨越“最近發(fā)展區(qū)”而達到新的發(fā)展水平。故本題選A。
9.C
【解析】歸屬與愛的需要,也稱社交需要,是指每個人都有被他人或群體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的需要。它是更高一級的需要,包括被人愛與熱愛他人、保持友誼、被團體接納等。抓住題干關鍵詞“親近老師,想得到夸獎”,顯然是歸屬與愛的需要。故本題選C。
10.C
【解析】“笨鳥先飛”“勤能補拙”強調勤奮的重要性,所以是性格對能力的影響。故本題選C。
文章來源于教師招聘網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篇: 2020教師招聘考試筆試教綜模擬題及答案解析136
下一篇: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