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28 10:36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參考答案】
1.D【解析】德育課程作為一種道德學習課程,區(qū)別于其他課程的特點在于體悟性與育德性。故本題選D。
2.C【解析】正確的原則必然反映了客觀規(guī)律的要求,但不等同于客觀規(guī)律。故本題選C。
3.B【解析】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jié),使其互相配合、協(xié)調一致、前后連貫的進行,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fā)展。題干中由于幾個動物力量不統(tǒng)一導致車子一動不動的情景正是違背了一致性與連續(xù)性原則。故本題選B。
4.C【解析】新時期德育發(fā)展的新主題包括安全教育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與生活教育、升學就業(yè)指導教育。故本題選C。
5.A【解析】德育課程分三類:學科性德育課程、活動性德育課程、德育隱性課程。學科性德育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中以傳授道德與社會性知識、傳遞道德價值、培養(yǎng)品德實踐力為首要和核心目標的正規(guī)課程,如思想品德、社會、公民等。德育隱性課:是教育情境中以間接、內隱方式加以呈現(xiàn),對學習者的品德形成與社會性發(fā)展產(chǎn)生潛在影響的德育課程。故本題選A。
6.A【解析】1994年,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總結了教育心理學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成果:(1)主動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會文化研究。故本題選A。
7.B【解析】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出版標志著教育心理學的誕生。故本題選B。
8.D【解析】雖然觀察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觀察法是掌握原始原料的必要方法,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可以為進一步的研究開路,因此有人把觀察法比喻為“科學研究的前門”。故本題選D。
9.C【解析】1924年,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該書主要參考了桑代克等人的教育心理學著作,結合了我國的教育實踐材料。故本題選C。
10.D【解析】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出版標志著教育心理學的誕生。故本題選D。
文章來源于教師招聘網(wǎng)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下一篇: 以下對信息技術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