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04 09:32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1、你和班里的同學打成一片,班主任覺得不可并不讓你這樣做,假如你是這位老師你怎么辦?
【答題思路】本題為人際溝通題,可以參照態(tài)度、原因、化解、避免四步答題。
【參考答案】
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出現與班主任的理念不同的情況是十分常見的,因此我會心平氣和的與班主任進行溝通,在面對如下問題時,我會通過以下方法來解決:
首先,我會進行自我反思,思考一下我是否由于過于重視與學生打成一片而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與教學內容,導致學生學習狀態(tài)松懈。如果有這樣的行為,那么我會及時的向班主任道歉,并且針對這個問題,及時的調整自己的授課方式,嚴格要求自己的,做到以身作則,積極地向班主任或其他任課教師學習他們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從而改善這一現象。
其次,如果我并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可能是由于班主任與我之間缺乏溝通,導致他對我的行為存在誤解,此時我會積極地與班主任及時溝通,讓班主任了解到,我與孩子打成一片是為了在學習生活上更加了解學生,并沒有影響到正常的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
最后,通過此次事件讓我認識到,在學校的工作中應當積極地與同事之間做好溝通,只有良好的溝通,才能使教育教學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各位老師之間的配合才能更加默契,從而避免此類事件的再次發(fā)生。
2、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你怎么辦。
【答題思路】本題為人際溝通題,可以參照態(tài)度、原因、化解、避免四步答題。
【參考答案】
作為老師,看到學生在我的課堂上不聽課,內心是會有點小失落的,但是我不會因為學生的這種行為就對學生有意見,也不會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發(fā)脾氣,而影響正常授課秩序。
其次,我會多方了解學生為什么在我的課上不聽課。如果是因為我本身授課方式方法存在問題,那么我會改進自己的教學,充分備課,注重多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課堂上多設計互動活動,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
如果我的授課方式并無問題,而是學生自身對課程沒有興趣,那我會在課后找到該名學生,了解情況,并且引導學生認識領悟學習的重要性,并且多將課程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激發(fā)該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學生的任何學習行為背后一定有其原因,我們要找準原因,針對性解決,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作為老師,也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特點,這樣教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學生在課堂上擾亂課堂紀律,身為老師你要怎么處理。
【答題思路】本題為應急應變題,可以參照分析情況、確定任務、解決問題、總結提高四步答題。
【參考答案】
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題干中所描述的場景,面對學生的這種做法,我會在不影響課堂秩序的情況下,冷靜的處理,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我會給班級同學布置自學任務,并叫該生到教室外面進行簡短的溝通。了解該生為什么不專心聽課并要做出這種不好的行為,是因為不喜歡我的課,還是因為自己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導致心情不好才會這樣。如果有緊急的問題,我會盡量幫他解決,如果不是,我會在課下與他詳細溝通,并希望他不要再影響課堂的秩序。
其次,在下課后,我會找這位學生詳細的溝通,了解他擾亂課堂秩序的原因。如果是學生不喜歡我的課,我會進行深刻的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并誠心的征求該該生的意見,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如果是學生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比如家庭爸媽吵架、朋友間的小打鬧等,我會盡我的力量幫助他去與家長等多方面進行溝通。
最后,我會開主題班會,討論維持良好課堂秩序的重要性,以及當外界的情況與自己的預設不同時,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情況,如果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等。
總之,這件事處理之后我會積極反思,總結經驗與不足,盡我所能的去幫助學生。
4、有同學只對感興趣的聽課,不感興趣的不聽,你會怎么辦?
【答題思路】本題為人際溝通題,可以參照態(tài)度、原因、化解、避免四步答題。
【參考答案】
作為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也經常會到題目中所提到的現象,因此作為老師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我會找到該同學,和他進行深入的對話,了解他最近的生活情況和家庭情況,并詢問其對哪些學科比較感興趣,對哪些學科不感興趣以及不感興趣的原因,是因為聽不懂,學不會、還是因為不想學,又或者是對該學科老師的教學方式方法不認同。如果是因為聽不懂而導致的對某個學科不聽或者不感興趣,我會請該學科的老師或者該科成績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對他進行無償的補課。如果要是因為本身主觀上的不想學而導致的不聽課,我會對其進行勸說,并告知偏科的危害,同時課下積極聯系老師或者同學對其進行補課。如果要是因為對某個學科的老師教學方式方法不認同或者是有誤解,我會邀請老師以及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消除誤會。
其次,我會主動的聯系學生的父母,了解學生在學習的情況,以及父母的最近的工作情況和家庭生活情況。并告知父母該生在學校的最近表象情況。爭取與學生家長達成一致,做到家校合作。
最后,我會反思是不是自己對學生平時的關懷不夠多或者是教育方法存在問題。如果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會更加關注學生們的日常及學習生活,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并積極的像老教師討教經驗,以便更好的解決這種問題。
總之,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學生不喜歡學習的這種現象,會得到很好的改善的。
5、有些學生不能批評,不能表揚,你怎么看?
【答題思路】本題為綜合分析現象類題,可以參照扣題、分析、對策、升華思路來答題。
【參考答案】
在教學中,教師必須運用教育機制處理很多突發(fā)事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把學生各方面教育好。批評和表揚是歷來最受歡迎的兩種教學手段。成功教育的原則是不抹殺學生的閃光點,不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但它并不排斥批評懲罰。賞罰分明才能讓學生明辨是非,形成責任意識,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人格。
一方面表揚學生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管理、教育學生必要和有效的手段,學生取得的成績哪怕是點滴的,都是難能可貴的,教師要及時的表揚、熱情鼓勵。教師應要像嚴母慈父般的對待他們,使他們在班集體中得到溫暖,給他們創(chuàng)造轉化的環(huán)境。另一方面沒有批評和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如果學生明明做得不夠好,老師還要大加贊賞這會讓他們黨得成功來得很容易,從而生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同時也會讓表揚貶值。久而久之,你那贊揚在學眼里無非就是一句口頭禪罷了,激勵作用從何談起。而且一個學生如果只能表揚,不能批評,將來走上社會,也難以面對挫折和失敗。
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正確做到對學生的表揚和批評。對于學生的優(yōu)點要及時表揚,對于學生的批評也要正確批評,但在批評學生應該注意:“適當的時機對學生,進行批評;注意批評的場合;講究批評的度;批評時不能抬高自己,盛氣凌人;批評時要注意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溝通氣氛,注意自己的姿態(tài)、表情和語氣,批評的藝術就在于能機智靈活地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溝通氣氛,使溝通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總之,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該在不傷學生自尊和人格的前提下正確運用好批評和表揚這兩種教學方法,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和成長。
6、在玩游戲的時候,一個小朋友不愛遵守游戲規(guī)則,表現很消極你該怎么辦?
【答題思路】本題為應急應變題,可以參照分析情況、確定任務、解決問題、總結提高四步答題。
【參考答案】
在玩游戲的時候,一個小朋友不愛遵守游戲規(guī)則,表現很消極。這種現象在幼兒園或者小學低年級中常見的一種現象,作為他們的老師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我不會對這位小朋友做出批評或者懲罰,而是第一時間積極安慰他,引導他認識養(yǎng)成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習慣,從而幫助小朋友改掉不良習慣。為了避免再次出現這樣的現象,我會進行反思:
第一,是否是游戲內容對孩子來說較難,孩子難以成功;第二,是否是游戲時孩子的失敗過多,孩子喪失了玩游戲的積極性;第三,是否是孩子的好勝心過強,總想比別人快,這主要表現在競賽性游戲中;第四,是否是孩子年齡過小,不知道遵守規(guī)則。
在以后的游戲中我會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多講規(guī)則的作用。要讓孩子了解規(guī)則無處不在,一定的規(guī)則能保證人們更好地生活。第二。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行為習慣。家校合作,在家中為孩子規(guī)定一些規(guī)則并讓孩子執(zhí)行,如物品用后要歸回原處;離家出門要和家人打招呼;按定的時間作息(定時進餐、睡眠、起床)等。第三,培養(yǎng)執(zhí)行規(guī)則的技能。有時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規(guī)則意識,但仍會時常違規(guī)。教孩子做事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尋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規(guī)律,提高孩子的技能。第四,培養(yǎng)自律精神。他人制定的規(guī)則是強加的,屬外力約束,而自己制定的規(guī)則有內省成分,易于自律。家長、老師要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規(guī)則,以便共同遵守。
綜上所述,3-6歲是開發(fā)幼兒智力潛能的關鍵時期,也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黃金時期,還是培養(yǎng)文明禮儀與遵守規(guī)則的奠基時期。因此在活動中要逐漸引導幼兒養(yǎng)成學會遵守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要聯合家長朋友們,與其攜手共同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
7、上課期間穿潮服,學生都說你很潮,你怎么辦?
【答題思路】本題為應急應變題,可以參照分析情況、確定任務、解決問題、總結提高四步答題。
【參考答案】
在上課期間遇到這種突發(fā)狀況,作為老師我不會慌亂,會以沉著冷靜地心態(tài)去處理。
我會迅速分析現場的狀況,確定當務之急的事情是:轉移學生注意力,將他們的關注點集中在課堂教學中、課后開一個關于如何定義潮流的主題班會、自我反思。
首先,我會夸獎學生觀察的很仔細,但要提醒學生上課期間我們應該專心學習,關于穿著之類的問題可以課后再和老師討論。
其次,我應該意識到現在的學生對于潮流有一定的認識,但是缺乏正確的引導,所以我會在班上召開一個主題班會,讓學生意識到追求新的學習方法是他們現階段應該做的事。
最后,作為老師我必須注重自己的形象,穿著要得體大方,日后避免再穿類似的服裝,給學生做一個正確的表率。
事情處理完后我必須做深刻的檢討和反思。作為老師不僅要教學生學習知識,也需要告訴他們如何維持自己的良好形象,我會注意自己的穿著,避免穿潮服的事情再次發(fā)生。
8、班里有四組學生,老師倡導組內團結組外競爭,你怎么看?
【答題思路】本題為綜合分析現象類題,可以參照扣題、分析、對策、升華思路來答題。
【參考答案】
新課改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給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并倡導組內團結組外競爭,對于這個問題我認為需要辯證的看待。
首先,積極的方面:小組學習可以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充分參與到小組討論中來;有利于集思廣益,解決一些較復雜的問題;討論過程中有利于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有利于增強小組成員之間的凝聚力。
其次,消極的方面:過分強調組內團結組外競爭的話容易使學生形成小團體意識,忽視了班級的整體團結,最終不利于整個班級的健康成長。
采取的措施:
一方面,仍然要加強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這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應該大力提倡,但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觀念,競爭方式必須是良性競爭,競爭內容只能是學習上的,對事不對人,不能傷害全班同學的情緒。
另一方面,無論是組內還是組外,都應該倡導既要團結也要競爭,競爭才能進步,團結才能互相幫助,走得更遠,只有形成了良好的班級凝聚力,有了好的學習氛圍,同學們才能在這個環(huán)境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責任編輯:大白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